初夏,内蒙古阿尔山牧歌悠扬,傲然挺立的樟子松覆盖着山川原野。朝晖映照,中蒙界河哈拉哈河泛起层层金色波光。
三角山哨所,就在这界河不远处的群山中。
2014年春节前夕,习主席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顶风踏雪来到三角山哨所。在这里,他仔细察看执勤设施和内务设置,在观察登记本上签下名字,动情地对执勤哨兵说:“今天,我和你们一起执勤站岗。”
近日,内蒙古兴安军分区组织全盟6个旗县(市)百余名民兵骨干,开展了为期3天的“一线两训三课”研学研训活动。
在“一线”的研学活动中,参训民兵骨干追随主席的足迹,在新建阿尔山市伊尔施移民小区、三角山哨所前聆听讲解、细悟深思。
在喜迎建党101周年之际,内蒙古阿尔山口岸国门前,一支民兵队伍军容严整,高举右拳,面向党旗、国旗庄严宣誓:“服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积极参加国家建设,重视履行国防义务……”这是“一线两训三课”研学研训活动中国门教育仪式的一个场景。
“以前在新闻里看到习主席不畏严寒、顶风冒雪看望困难群众、边防官兵,我们特别感动。今天的现场学习,让我们更加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科右前旗民兵应急连民兵刘志强说。
开训仪式刚刚结束,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各支民兵分队迅速展开。“无人机巡逻侦察、隐蔽伪装、工程机械车辆维修……参加“两训”活动的民兵骨干动作熟练、行动迅速,掀起了民兵训练热潮。
“现在的训练标准和要求越来越严了,尽管是苦点累点,但这是我们必须掌握本领!”科右前旗民兵特木乐边擦汗边说。据了解,此次研训内容以基础科目和联合行动两个部分组织实施,以实案化形式,把急需、必备、实用的科目训实、训好、训出战斗力,达到各级指挥员和民兵队伍协同作战要求。
“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战争思想永不过时,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必须军民一心、守望相助,不断强化全民国防意识。”在基地教学礼堂,自治区党校孙杰教授,正在为民兵骨干授课。
分区政工处干事崔维介绍:“分区在三个月前就与专家教授进行课程需求对接,从民兵骨干反映看,大家普遍感到既有深度,又很接地气,不知不觉一堂课就过去了。”
今年以来,兴安军分区党委积极研究探索民兵教育训练基地化新模式,聚焦忠诚品质的锻造基地、打仗能力的淬炼基地、国防意识的培养基地、融合发展的探索基地功能定位,在内蒙古阿尔山研究建设了民兵研学研训基地。
据了解,下一步,研学研训基地将以民兵骨干、专武干部、民族团结示范校师生为主,并视情向社会公众拓展,努力把基地打造成为军地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品牌研学基地,推动社会各界在沉浸式体验式研学研训中受到熏陶和淬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