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华强北的琴声何以动人心弦

管璇悦    2022-06-29 09:03:10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文化时间工作室

900多米的步行街上,8台钢琴错落摆放。一名装修工人坐到钢琴前,稍显生涩地敲击琴键,行人停下脚步,静静聆听……

这样的场景出现在广东深圳的华强北。这个有“中国电子第一街”之称的街区,最近因为街头走心的琴声,拨动了不少人的心弦。

2018年,街道管理者在繁忙的地铁口和广场上摆放了8台公益钢琴,供人免费弹奏。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后来被频频围观,钢琴越来越受欢迎。来弹琴的人有一个微信群,群名叫“华强北浪漫钢琴夜”。88个黑白琴键,汇成一条纽带,连接着城市里素不相识的人们。

指尖跃动,流淌的是专注与热爱。一位70多岁的“钢琴爷爷”,每天特地坐地铁来“打卡”,不仅自己弹,还指导感兴趣的人。有名农民工一有休息时间就来练习,他说任何一双手都能弹钢琴,想补上儿时的缺憾。午间,在附近工作的年轻医生快意驰骋于这方音乐天地。

旋律响起,听到的是慰藉和希望。环卫工人会在打扫间隙坐到钢琴旁,说不出为什么,只觉得音乐能让自己心情愉悦。孩童初见钢琴,好奇十足,来回打量。还常有行人被吸引,驻足欣赏,自发合唱或合奏,开起“露天音乐会”。

这一刻,穿梭的人群、热闹的街区,仿佛按下了“暂停键”。琴声何以动人?弹得好或不好、懂不懂专业乐理,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街头的琴声中,人们感受到,奔忙琐碎的生活之外有温柔诗意,高速发展的城市之中亦充满脉脉温情。

生活不只有生计。当社会发展的指针不断加速,何妨偶尔徐行,留存一份温柔的诗意,调适身心。或许是为情绪表达和兴趣爱好找到安身之处,或许是在文学、艺术中寻找广袤的精神原野,或许是眺望曾经激荡于心中的“诗和远方”。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用油彩描绘梦想的收废品大叔、自学乐器上台演奏的保洁阿姨、写诗歌抒发情感的流水线工人,每每出现,总能打动众人心。

对于城市而言,“街头的琴声”值得珍视。发展的度量衡不仅在于大厦林立的高度,更在于人们日常感知的温度。把公益钢琴搬进街区,提供了一种生动的尝试和新鲜的视角。艺术融入城市,在更新空间的同时连接生活,可以传递温暖、引发共鸣,涵养人文气质,塑造城市形象。期待在更多地方,听到更多“街头的琴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高考志愿填报,不能成谋利的生意
下一篇:五年蓝图绘就,上海扬帆起航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