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期间,小朋友们怎么上体育课?不少家长晒出了相关短视频:有的在做第九套广播体操,有的像是在打歪歪斜斜的拳击,还有的在客厅里跳绳……内容五花八门,其中一些不乏跳跃类动作,难免产生撞击的声音,给左邻右舍带来了烦恼。有人吐槽:“楼上小朋友上课给我震懵了要。”孩子居家上体育课影响楼下居家办公,算不算侵权扰民?
之前,我们聊过居家办公如何兼顾工作与生活的话题。实际上,居家办公的挑战不仅来自家庭内部,邻里和社区潜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果自家有娃,家长和孩子长时间待在一个屋檐下,如何避免陷入“你嫌我网课不认真,我嫌你管得太多”这种“相看两相厌”的局面,对双方来说都是考验。即便家里没娃,创造一个理想的安静办公环境可能也并不是那么简单。隔壁两口子做饭、拌嘴的声音,楼上小孩蹦蹦跳跳的响动,都有可能成为提高工作效率的拦路虎。更何况,原本“你上你的课,我上我的班”的两类群体身处同一空间,时间越长,不同的作息和诉求之间产生龃龉和碰撞的概率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些小摩擦小冲突可能在所难免。
噪声影响是否达到“扰民”的程度?从法律上看,是否构成噪声污染并且达到相邻污染侵害的程度,有两个判断依据:一是是否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二是是否干扰到他人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对普通住宅声音分贝的要求有明确规定,即白天不超过55分贝,夜间(22时至次日6时)不超过45分贝。不过,即便小孩上体育课的声响超过了这个范畴,也不一定构成侵害。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能避开日常休息时间,仅在上体育课期间产生一些非持续性的运动声音,一般不会构成噪声污染。但如果运动的声响过大、频率过高,对周边住户的影响超出了一般容忍限度,则可能要承担侵权责任。
当然,生活中有法理也有情理。在法律上,噪音是否构成干扰要根据大多数人的感受和相对客观的标准来评判,但这并不意味,那些对声音敏感、工作对声音环境要求高等相关群体的需求可以被忽视。每个人都享有安宁生活、不被打扰的权利,越是特殊时期,邻里之间的和谐融洽越需要用心维系。现实中,不少体育老师在课前提醒学生在使用器材时轻拿轻放、不要喧哗,强化换位思考的意识;很多家长给孩子铺上瑜伽垫,或让孩子只穿袜子在地上运动,减少噪音的产生;有一些居民则用加装隔音设备等方式来减轻对外界的干扰;还有家长在孩子体育课前会先在小区群里知会,感谢支持、表达歉意……用理解让步代替瞪眼吵架,用沟通协商代替互相埋怨,用平心静气代替着急上火,很多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纠纷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消弭和解决。多一分担待、多一分沟通,共同生活的家园就多一分和谐安宁、多一分舒适美好。
守望相助、同心抗疫,构筑起群防群控严密防线的同时,也让很多社区居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社区邻居。一项调查显示,在1151名受访者中,有75.8%的人表示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更重视邻里关系,过半数的受访者觉得疫情防控过程中与邻居关系更近了。不论是在社区群里互通有无,还是在学习理发技能、为社区居民服务中收获满满成就感,抑或是在接力救助流浪猫中结交新朋友,团结互助、共克时艰的社区共同体在激活“远亲不如近邻”这句俗语内涵的同时,赋予了其更为丰富的意义。
一名高中生打印制作古诗词两米间隔线,用诗意的创意提醒街坊邻居做好安全防护;一名新冠肺炎感染者得知自己是密接后,立即向街道、社区报备,并留在自家车内等候通知,帮助所在社区第一时间排查疫情;一家社区肉菜店的“95后”经营者,自掏腰包给小区居民捐了15000斤爱心蔬菜……近段时间,“中国好邻居”的暖心事迹接连涌现。有人说,构建和谐邻里关系不过“为人着想”四个字。不管大事小情,邻居之间伸把手、帮个忙、勤沟通,多为彼此着想的真心真情就能汇聚起共同迈向美好生活的温暖力量。
这正是:
咚咚伴铛铛,楼上运动忙。
吹胡又瞪眼,不如好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