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2022年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设计展示活动正式启动

郑海鸥    2022-05-09 15:26:22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有文化工作室

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指导下,5月8日,2022年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设计展示活动在新华网、国家公共文化云以线上方式同步启动。本次活动旨在深化公共文化领域改革,立足乡村,以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为抓手,着眼于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和创新发展,通过典型示范、聚拢资源、对接需求、赋能驱动,持续发现和推出一批“美”“好”“新”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引领新时代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构建,引导和鼓励社会各方力量,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运营和服务效能,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增强基层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了解,活动分设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空间、基层公共文化空间、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空间、乡村闲置空间创意设计4个类别,分类征集优秀案例和设计方案。即日起至2022年8月31日,凡符合外在形式“美”、内容运营“好”、理念模式“新”的要求,围绕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和体现新风貌、新需求、新趋势、新理念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案例,相关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管理单位、运营单位、设计及承建单位均可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网址www.culturedc.cn)进行申报。

据介绍,活动重点支持申报4类空间:

一是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空间,依托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的183个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整体规划设计、特色文化资源发掘利用、品牌培育与成果转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成效突出。

二是基层公共文化空间,包括但不限于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站、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村文化室、文化礼堂、文化驿站、乡村戏台、文化广场、非遗传习场所等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与设施,以及其他具有公共服务主体功能的基层公共文化新空间,服务效果突出,群众认可度较高。

三是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空间,依托乡村旅游景区、乡村特色民宿、旅游厕所、乡村文旅研学项目等,赋予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分馆功能,叠加公共阅读、艺术普及等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体验良好,群众认可度较高。

四是乡村闲置空间创意设计,充分利用乡村已有公共空间,开展与乡村环境、地域特色有机融合的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艺术设计等单项或综合创意设计改造,赋予公共文化服务属性,将文化创意融入乡村生活场景,提高环境的美观性和服务的便捷性。

本次活动分为线上报名、初评、网络投票、终评和展示交流5个阶段,将持续至2022年11月15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每周商观 | 旅游市场的变与不变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创二〇〇〇年以来新高

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创二〇〇〇年以来新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