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国种业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传来喜讯:全球首个农作物品种DNA指纹库公共平台正式上线!这是DNA指纹技术在种业发展应用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为打击种子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添了一项硬核“利器”。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种子套牌侵权,通俗地说,主要是销售的种子用了其他品种名称的包装袋,或者包装袋里装了别人的品种,即常说的“一品多名、一名多品”。不含任何商品信息的“白皮袋”种子、与已有品种实质相似的“仿种子”等做法,也与此类似。
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添了硬核“利器”
近几年,随着种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品种选育步伐不断加快,品种数量不断增多,较好满足了农业生产用种需求。“但由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高,模仿育种、修饰改良等现象较为普遍,造成品种低水平、同质化现象。”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坦言,种业侵权行为的存在,既侵害了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制约种业自主创新,也扰乱了市场秩序,给农业生产用种带来潜在隐患,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多方重拳出击。今年,农业农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了《关于保护种业知识产权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营造种业振兴良好环境的指导意见》。业内认为,文件的出台有利于激发育种原始创新活力、调动企业创新投入积极性,对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最高法先后公布两批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2016年至2020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结涉植物新品种纠纷民事案件共计781件,年结案量从2016年的66件上升到2020年的252件,其中85%以上为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纠纷,主要涉及玉米、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超七成案件品种权人胜诉。
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必须科学识假、准确辨假。基层执法人员普遍反映,过去,种业侵权往往面临追溯难、取证难、查处难、震慑弱等问题。传统的田间种植鉴定法,需要一个生长季甚至一年的时间;而利用DNA指纹检测技术,只需要几天甚至当天就能完成鉴定,而且便于规模化检测,大大提高了打假护权效率。
DNA指纹检测,是利用分子标记构建品种特异指纹,用于鉴定品种真实性的一种技术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引物多态性,由试验形成一套推荐的“引物组合”,使每一品种均能形成独特的、唯一的分子位点数据信息,从而通过与标准样品的DNA指纹数据库比对得出检测结论。
“农作物品种DNA可以看作是种子独一无二的分子‘身份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赵久然介绍,利用分子标记构建农作物品种特异指纹,用于鉴定品种真实性,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用于品种管理、鉴定、维权的重要技术手段。
引物标记多态性
近年来,为增强种业科学识假、准确辨假的技术手段,农业农村部积极组织推动DNA指纹检测技术在种业领域的研发应用,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牵头,联合国内相关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和检验机构建立了以国际通行的第二代SSR(简单重复序列)标记和第三代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为主的指纹检测技术体系,推进了玉米、水稻、小麦、向日葵等34种农作物品种DNA指纹鉴定体系建设。
据统计,利用DNA指纹检测,近5年在全国种子市场检查中,已累计检出假种子2070批次。2021年,农业农村部开展向日葵品种DNA指纹检测,依法撤销登记品种269个。
技术护航、平台加成,打假护权更加便捷高效
如何更好地利用这项技术?全球首个农作物品种DNA指纹库公共平台建成启用,给出了答案。
“此次上线的平台,集成了多种作物SSR、SNP等多种指纹信息,已有玉米、水稻、小麦、向日葵等作物1.6万个品种指纹数据入库。”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魏启文介绍,平台具备查询、比对、鉴定、分析等4大功能模块,可为市场打假、品种管理和育种创新等主体提供实时查询比对指定品种指纹异同、筛查推断未知品种身份等服务,将推动DNA指纹技术更广泛更充分的应用。
技术护航、平台加成,打假护权更加便捷高效。通过平台可以查询品种指纹信息,比对品种指纹差异,筛查推断未知品种身份,从而快速、便捷、高效辨别种子真假,为净化种业市场秩序提供了重要抓手。
“DNA指纹库公共平台上线,不仅对打击假冒侵权具有重大意义,对激励育种原始创新也能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说,育种人在公共平台上查询比对,就知道自己品种是不是有创新了,有助于从源头解决品种同质化、仿种子等问题。
在上线该平台的同时,农业农村部还发布了首批20家种业打假护权检测机构推荐名单,这些检测机构也是获得全国农作物品种DNA指纹库公共平台使用权的首批用户。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种子检测机构与全国农作物品种DNA指纹库公共平台紧密衔接、有效运行,将为加快建设品种“身份证”制度、推行全链条全流程监管、净化种业市场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