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放松身心不能放松警惕

刘新吾    2022-04-19 18:00:03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来信调查工作室

近年来,各式各样的养生馆随处可见,许多市民在闲暇之时去按摩、理疗,放松身心。然而,有些养生馆却在没有相关资质的情况下擅自开设扎针、放血等服务。专家表示,这些项目属于医疗诊疗行为,需要具有相关医疗资质,不能随意开展。

前不久,重庆市民张女士向有关部门反映,江津区白沙古镇光华路一家养生馆为顾客扎针放血,声称是“排毒”,涉嫌非法行医。接到线索后,江津区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立即前往该养生馆监督检查,发现经营者漆某正在为顾客提供拔罐服务,且拔罐部位有针刺痕迹。经执法人员现场询问,证实存在针刺行为。

执法人员确认,漆某在未取得营业执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资质的情况下,擅自开展扎针放血等医疗行为,违反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当地卫健委责令其立即停止营业,并立案调查。

对此,重庆市卫健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养生馆扎针放血属于无证行医,是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违法行为。“扎针放血等会造成‘破皮’的操作属于医疗诊疗行为,需要人员和机构拥有医疗资质。而且养生馆也不是医疗场所,即使相关人员有医疗资质也不符合条件。”该工作人员表示。

记者走访了重庆市多家养生馆,发现大多都提供针灸、扎针放血等服务。在一家养生馆,记者询问服务人员是否提供扎针放血等服务,服务人员回答说:“100元一次,老顾客体验效果都不错。”“这个安全吗?需要医疗资质吧?”记者问。“放心,我们做了很多年啦。”服务人员说,“资质我们肯定有,又不是动手术,就是扎针而已,不用太紧张。”说罢,他掏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了一些照片,其中有些场景是在顾客背上扎针后,再将火罐放在上面,利用负压吸出血液,以此来“排毒”。

记者调查发现,各地均有不少养生场所违法违规提供扎针放血等项目,有些甚至引发了医疗事故。

重庆市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苟春雁表示,扎针放血属于中医传统疗法,专业性比较强,如果消毒不到位,容易造成感染等风险,非医疗人员不能擅自操作。一些养生场所卫生条件较差,从业人员缺乏医疗素养,对扎针部位、放血量等把握不准,容易发生医疗事故。建议市民谨慎行事,不要到养生场所尝试这类服务,应当选择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

如何治理此类行为?重庆市卫健委工作人员表示,应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养生场所非法行医行为;另一方面加强宣传,普及卫生健康知识,让群众认识到这种行为的危险性。此外,还应发挥好基层卫生监督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排查养生场所,形成合力打击非法行医行为。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全球十大港,中国占七个!港口减排潜力大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艺考不“易考”,怎样走顺升学路?

艺考不“易考”,怎样走顺升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