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一集5分钟,微短剧能抓住观众的心吗?

徐之    2022-04-19 17:49:49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打开视频平台,服化道简单、海报醒目的微短剧,在首页推荐中占据越来越突出的位置;在影评软件上,有近3万人给某部微短剧打出8.1的高分;社交平台上,一些时间短、节奏快的剧集讨论度越来越高。在一些人尚未听闻微短剧为何物之时,微短剧已经在部分观众群体中悄然走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一新事物。

 

图源网络

 

2020年,广电总局重点网络影视剧备案后台将“单集时长不超过10分钟的网络剧”正式定义为网络微短剧。在此之前,一些视频已经迈出了压缩时长的探索步伐。从动漫作品里单集时长相当于泡一碗方便面的“泡面番”,到各类迷你网剧,都具备节奏快、时长短的特点,铺垫了微短剧的可能性。当下流行的微短剧,更贴合短视频传播的特点,比如时长大都在5分钟左右,从横屏发展出竖屏模式等。相较于普通的电视剧,微短剧的体量显然更小。正是因为要以普通电视剧约1/8的体量抓住观众眼球、留住观众,微短剧普遍选择了人物个性更鲜明、戏剧冲突更密集、节奏更紧凑的表现手法

有人认为动辄五六十集的电视剧“注水”,也有人认为5分钟一集的微短剧是“数字咸菜”,批评其缺乏内涵。各花入各眼,看什么剧,选择权在观众手中,评价高低由个人的观看体验和好恶决定。但不可否认的是,微短剧确实切中了部分观众在忙碌的工作生活间隙追剧的需求。早在几年前,我国短视频用户的使用时长就已经超过长视频,但其中缺乏成熟的影视作品。微短剧的诞生,在填补观众碎片化时间的娱乐空白同时,凭借短平快的即时满足和高效的观影节奏占据了观众心中一席之地

当然,“数字咸菜”的批评也并非空穴来风。当前微短剧行业内,作品质量参差不齐是一个客观现实。以前面提到的斩获8.1分的微短剧为例,充分发挥微短剧制作周期短的优势,紧跟社会热点,反映追星、盲盒、直播等社会现象,吸引了各个年龄段的观众。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粗制滥造、堆砌“看点”的“狗血”剧,挂微短剧之名、行引流带货之实,无心打磨内容、一心吸引流量,以期用最短时间打造主角个人IP进而将流量变现。这类微短剧,污染了行业发展的风气,其中一些还有侵权违法之嫌,观众也从中看不到尊重、看不到用心,只看到对流量的追逐和对网络快餐文化的简单迎合。

 

图源网络

 

从微短剧这一形式兴起,到被纳入正式备案,再到如今蓬勃发展,也不过短短几个年头。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是,随着市场日渐扩大,行业内部竞争更加激烈。尤其是各大视频平台入局后,微短剧的生产投放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的进程明显提速。持续的探索中,一些作品走出了一条吸引观众为精品内容付费的道路。但怎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青睐、脱颖而出,如何在保留短平快特点的同时给观众带来更多思想和艺术的滋养,如何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深层次的追剧需求,仍然是摆在所有创作者面前亟待突破的难题

咸菜虽不能像大鱼大肉般果腹充饥,但也可以发挥佐餐爽口的妙用,“数字咸菜”同样如此。四十分钟的剧集可以铺陈一个宏大的世界,五分钟的短剧也能浓缩一段精彩的人生。归根结底,时长改变的只是剧集的长度本身,而非内容的深度。无论时间长短,内容都应是关键。对于创作者而言,探索丰富微短剧的内涵,踏踏实实精耕细作,为观众提供更多样的选择,才能留下经得起时间和观众考验的好作品,为文艺市场的百花齐放增光添彩。

这正是:

萝卜青菜,观众各有所爱。

打磨口味,咸菜也可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全球十大港,中国占七个!港口减排潜力大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艺考不“易考”,怎样走顺升学路?

艺考不“易考”,怎样走顺升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