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我国的锂资源够用!

卢奇秀 李丽旻    2022-04-06 13:54:27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能言善道工作室

企业排队抢材料、电池成本持续高企、新能源车企集体涨价……去年以来,以碳酸锂为代表的锂电池原材料供不应求、价格飙涨,从2021年初的不足5万元/吨暴涨至目前的50万元/吨以上,巨大的成本压力顺势传导至锂电池全产业链。

作为资源敏感性产品,锂电池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新能源汽车、储能等生产生活领域,其中关键原材料锂、镍等具有天然垄断性,资源掌控程度直接决定市场话语权。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与储能行业方兴未艾、全社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确保锂资源自主可控十分关键。

值得欣喜的是,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上,动力电池企业带来了积极的“解压”信息。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指出,随着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铜箔、铝箔以及相关添加剂等产品产能不断释放,未来锂电池原材料供应将远大于需求,不必担心材料短缺和价格异常波动。

市场需求井喷推高原材料价格

《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实现迅猛发展。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市场占有率达到13.4%。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不断提升,储能参与调峰调频、稳定电网运行的作用日益凸显。两个发展势头强劲的产业直接带动了锂电池需求量持续攀升。

“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进入陡峭增长期,带动锂电池需求量快速上升,相关企业扩大产能、增加储备,传输到材料领域就有了放大效应。”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指出,本轮原材料价格上涨和2016年—2018年锂材料价格上涨的原因基本相同。“彼时,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从孕育期进入成长期,锂材料价格曾出现上涨。目前行业从成长期迈入快速增长期,又出现这样一个过程。相比之下,这次的影响更强劲,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涨幅更大。另外,基于锂矿产能释放周期引发的供应延迟问题突出,典型矿石生产的碳酸锂产能释放周期要3年—5年,卤水提锂的周期长达6年—8年。”

据了解,当前锂电池产业链整体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各类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尤其是钴镍锰锂等金属原料及其化合物价格涨幅巨大,电池级碳酸锂价格频创新高,金属镍期货价格也一度飙升至10万美元/吨关口,直接推动动力电池成本大幅攀升。近期,比亚迪、鹏辉能源、国轩高科等多家企业均公开发布涨价消息,一些企业产品价格涨幅甚至高达20%。

资源可采储量充足

那么,何等量级的原材料供应才能满足锂电池生产需求?

李缜分析,按现有技术水平,制造1.5太瓦时和3太瓦时电池分别需要330万吨和660万吨正极材料。“未来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产量占比将逐步演变为6:4。到2025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量将达200万吨,2030年进一步提至400万吨;三元正极材料需求量将达130万吨,2030年需求会提升至260万吨。进一步延伸至上游前驱体材料,2025年,磷酸铁需求量将达200万吨,镍钴锰需求量达130万吨,负极材料需求量达160万吨。”

面对市场需求,原材料厂家正在积极扩产。记者了解到,江西永兴材料目前已拥有年产1万吨、在建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产能,该公司还与宁德时代合资,计划建设年产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产能。另外,当升科技首期5万吨高镍产能预计于2024年投产。

李缜进一步指出,盘点全球排名前十的电池材料制造企业产能规划,2025年磷酸铁锂正极、三元正极、负极材料产能将分别达到546万吨、267万吨、317万吨,远超实际需求量。“铁锂正极材料的前驱体,还可用磷酸铁、钛白粉(副产物)或氧化铁等生产,我们的需求在百万吨级,而供给起步则是亿吨级以上。”

欧阳明高同样表示,恐慌性库存储备带来的需求放大是暂时的, 2005年—2010年,全球锂资源可采储量提升了400%,目前可采储量为2200万吨,以NCM811(镍钴锰比例)电池为例,可生产227太瓦时动力电池,以每辆车装载100 千瓦时电池计算,可配套超过22.7亿辆车。“新的勘探量和可采储量还会继续增加,资源完全充足,未来二三年锂资源供需有望恢复平衡。”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二次资源的“补缺”也缓解了锂市的紧张情绪。集邦新能源相关人士透露,去年国内回收含锂废料约3万吨,提供的二次锂资源原材料占本土整体锂原料供给的19%,全球范围内回收的锂资源在整体供给中占比仅为2%-3%。相比之下,我国二次锂资源回收情况十分可观。

电池回收锂资源已具经济性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国内注册从事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的企业数量达4.3万家,2018年前后该数字仅为2000家左右,然而仅2021年新增的相关企业就超过1万家。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教授陈永翀告诉记者:“此前国内电池回收厂商只关注钴镍等价值相对较高的金属,报废电池锂回收率不到80%。锂价暴涨后,业界开始重视锂的回收。”

目前锂电池回收的经济性已基本能够与原生资源相媲美。” 苏州博萃循环科技总经理林晓表示,“通常情况下,报废锂电池中锂含量约为2%—4%,可能已经高于很多原生矿物中的锂含量。回收锂电池过程中,不仅锂具备回收价值,镍钴等金属也拥有不错的回收收益。这样一来,回收锂电池的收益已经具备吸引力。”

欧阳明高预计,2030年电池材料回收产业将形成规模,2050年前后,原始矿产资源和回收资源的供给量将达到相当水平。远期看,回收资源将逐步完全替代原始资源需求。

“随着江西宜春锂云母工程快速成长、青海卤水提锂技术的提升、四川锂辉石资源的开采,还有电池回收技术的进步,进口锂资源的需求量将大幅减少。” 李缜表示,2025年我国锂资源短缺的情况将彻底终结。

对此,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近日公开表示,适度加快国内资源开发进度,坚决打击囤积居奇、投机炒作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强化协作、共同发展,推动关键原材料价格回归理性。加快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健全回收利用体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交钱就能调剂?这样的便宜真没有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