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6年主动减人37万,如今这个行业又喊“缺人”

朱妍    2022-04-01 09:39:30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能言善道工作室

应急管理部近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全国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共计减少37万人,全行业减人取得新进展。比如,山东省通过五年建设,累计减少苦、累、脏、险岗位人员3.4万人;内蒙古麻地梁、陕西金鸡滩等煤矿,实现单班下井80人以内,综采工作面作业人数降到3人-5人。

依托先进的技术与装备,煤矿逐步告别了传统的“人海战术”。然而,对作业人员数量的要求少了,“闹人荒”的局面反倒愈演愈烈。近日,多位煤炭企业、行业人士不约而同向《中国能源报》记者反映,煤矿用人缺口大,且短期内招工上岗时间紧、难度高,缺人甚至已经影响到煤矿自身高质量发展。

既然主动减人,为何又喊缺人?“缺的是新型智能化人才。”中国煤炭教育协会理事长李增全解释称,随着煤矿智能化建设加速推进,与之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显得赶不上趟,人才结构性短缺矛盾愈发凸显。

“技术装备跑出了高铁速度,技能人才却还停留在普快水平”

“在煤矿智能化建设中,高精尖科研人才固然重要,但要让智能化真正服务于矿井生产,落实到每一台设备、每一个零件、每一项操作才行,高技能人才实为中坚力量。”李增全表示,煤炭行业形势在变,人才需求随之发生极大转变。

李增全举例,一名井下作业人员,过去只需掌握所在岗位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即可,要求比较单一。而智能化矿井需要复合型人才,既要熟悉煤矿专业知识、生产工艺、井下环境等,围绕智能化系统及装备还要懂理论、会操作。人员不再按照传统“采掘机运通”岗位进行划分,一个工种往往就是一支综合队伍。“目前,部分矿井已出现人不够用,反过来拖了智能化建设的后腿。按规划,年底要建成1000个智能化工作面,如何解决用人难题迫在眉睫。”

技术装备跑出了高铁速度,来到实操层面,技能人才却还停留在普快水平。”身为一线教培人员,淮北矿业集团煤电技师学院高级工程师杨杰对“人机”矛盾感触颇深。“近两年,我们集团招聘力度非常大,除了引进人才,内部还开设智能化开采培训班,想方设法填补缺口。智能化建设本身就日新月异,持续有新东西出来,人员知识结构、技术能力要同步更新,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并非简单招来人或开开班就可一劳永逸。”

“推行智能化毕竟有个过程,但煤矿生产不能脱节。人员既要熟练操作老设备,对新设备也得上手快,确保矿井实现平稳过渡。目前,具备这样能力的人才急缺”“一台智能化设备下井,我们作为煤机厂家需要向煤矿提供相应的操作培训服务。老师们越来越忙,因为等着学习的人实在多”……采访中,记者不时听到这样的反馈。

“不是简单课程叠加,而要多专业有机融合、产生化学反应”

为满足需求,相关专业已启动招生。但多位企业人士直言,学生从校园到煤矿仍需时日,面对眼前难题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怎么办?“再培训”成为普遍选择。

“我们急需掌握智能化基本原理的优秀操作员工和管技人员,在熟练操作设备的同时,胜任故障排查等巡检工作。”开滦集团人力资源部培训科长田福民告诉记者,该集团选拔了一批技校以上学历、有3至5年一线操作经验的员工,有针对性地开展智能化业务培训。“但光靠自身力量还不够,我们很希望能到先进矿井观摩对标、深入设备厂家学习,或是到工作面一线亲身实践。”

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公司煤炭管理部智能化办公室成员王荣也表达了类似诉求。“不同于‘传帮带’等传统方式,智能化人才需要系统培训,特别是煤炭开采如何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等课程相结合。企业可以请老师来讲,但掌握理论只是第一步,我们也想多去成熟的智能化工作面,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在动手中学习经验,打通技能与实用之间的桥梁,避免少走弯路。”

这些心声从侧面反映出现有培训的不足。李增全坦言,相比其他行业,煤炭从业者对智能化学习的需求大,但因从业人员整体年龄偏大、学历偏低,鲜有跨学科背景,培训实施难度也更大。“培训对象多是从机电、机械等岗位转来的,对智能化设备熟悉程度严重不足。教什么、怎么教,不是简单课程叠加,而要多专业有机融合、产生化学反应。同时,根据所在矿井的井下环境、设备条件等实际,以及不断变化的现场需求,及时更新培训内容。”

构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究竟如何培养“新人”,才足以支撑智能化需求?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提出,应着力构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煤矿智能化建设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工程,涉及多系统、多层次、多专业、多领域、多工种相互匹配融合。支持和鼓励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培养一批精通采矿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人工智能等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对煤炭从业人员的信息化、智能化知识培训,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

“推进智能化目的在于减人增效、保证安全。井下减人了,对地面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反而更高。有了人才队伍基础,智能化才有所依托。好比只给司机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但他们都不能熟练掌握驾驶技术,怎么保证安全?”李增全呼吁,进一步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煤矿井下环境各异,智能化建设方案‘千矿千面’,人才培养不可一概而论。一是对照智能煤矿验收标准,制定契合要求的人才标准;二是依据矿井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智能化人才培养任重道远,行业院校和煤炭企业需加强合作、共同努力。”

杨杰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培训落脚点是把理论转化为动手能力,但智能化装备造价昂贵,很难经常拿给学员练手。为此,我们选择集团主流设备,按比例复制了一套智能化开采设备,主要功能、核心技术、控制过程等关键环节尽可能做到一致,相当于用真设备练就真技能。完成培训的学员也要再学习,把实操遇到的难题带回课堂共同解决,以问题为导向提高水平。”

“新型智能化人才学习不是容易的事,需要反复琢磨和练习,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杨杰提出,适当激励措施不可缺少。“比如通过工匠大师等评选给予奖励,让职工的付出与收获相匹配,真正实现从‘让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小微个体户减免房租,让有温度的政策落地见效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