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被骗后上网求助,“黑客”“追回中心”“网警”纷纷登场

找网上“高人”帮忙追回诈骗损失,靠谱吗?

民警提示,这很有可能是第二次被骗的开始

刘旭    2022-02-10 10:44:47    工人日报

“李萌(化名)刷单兼职被骗3.12万元,在网络上求助,又被‘黑客’骗了7500余元;王欢(化名)深陷投资诈骗损失14万多元,上网求助跳转到法律咨询页面,又被‘追回中心’骗了1万元……”近日,辽宁沈阳公安反电信网络犯罪查控中心发布被骗后求助网友再次被骗案例。

许多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在被骗后不知所措,选择上网求助“高人”。沈阳公安反电信网络犯罪查控中心民警提示,这很有可能是受害人第二次被骗的开始。

“网上所有说可以追回的都是骗子”

“我也是被骗好几万,前几天已经追回来了。”兼职刷单被骗的李萌在网络上求助,以为这条回复是热心网友的支招。追问下,李萌获得了一个QQ号,说是“黑客”,能帮她追回钱款。给李萌看过营业执照后,“黑客”表示可以24小时回款,但在李萌陆续转账7500余元后便没了消息。

王欢因深陷投资诈骗损失了14万多元,在网络跳转的法律咨询页面求助后,对方回复让她添加“追回中心”QQ号。王欢将转账截图等证据发给对方,没多久对方就发回了一张截图称钱已被追回,但暂时被冻结,需要充值成公司VIP才能解冻,并成功骗取王欢“充值”1万元。

记者搜索发现,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的求助帖下,大部分回复都是“报警”。可也有表示“可追回”的网友隐藏在其中,有一些人甚至自称是“网警”,可以线上办案。

“网上所有说可以追回的都是骗子。”沈阳公安反电信网络犯罪查控中心大队长王峰说。很多被害人往往会被网页中弹出的“网警”吸引,但其实网警是从事网络安全工作的警察,不会在网络上受理诈骗案件。

利用受害人急迫心理行骗

“在报警后等待追回钱款的过程中,我太着急了,差点第二次被骗。”阿伟(化名)说,网络刷单被骗4000元后,有人突然给他发私信“我也被骗过,‘黑客’帮忙追回了”。添加联系方式后,对方要求阿伟用会议软件共享屏幕,并通过支付软件付款,发现额度不足后又要求他开通借贷平台账户。阿伟意识到不对立即删除此人,冷静下来思考发现自己险些再次被骗。

据介绍,电信网络诈骗中,资金流动主要通过银行卡转账、第三方平台转账、扫码购买点卡、在网站上购物进行线上支付4种方式。除了银行卡转账,其余都属于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转账的速度极快,骗子可以迅速分多笔把钱转到多个账户上,再转走洗白,追回难度很大。

王峰表示,伪装成“黑客”“追回中心”“网警”的个人或组织利用受害人的急迫心理,大约等一天半天,就说已经将诈骗分子的账户冻结,但需要“带动资金”,而受害人转过去的“带动资金”很快便失去了踪影。

报警同时向第三方支付平台投诉

“接到可疑电话、短信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可向当地银行网点、电信营业网点工作人员当面询问,务必第一时间报警。”王峰说。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对投诉较为严重、违规行为特别明显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了重罚,倒逼第三方支付平台严格把关审核、履行职责。“一部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风险控制到位,提前冻结了可疑资金。还有的平台怕被重罚,接到投诉后愿意垫付赔偿。”上海段和段(沈阳)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宇平建议,如果钱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被转走,可以在报警的同时向第三方支付平台投诉。

沈阳公安反电信网络犯罪查控中心提醒,不法分子通过软件可以任意设置来电号码,不要轻易相信来电显示号码。公安机关在侦办案件时,不会通过电话询问公民存款账户、密码等隐私。如果涉及案件情况必须查询的,也会出具工作证件及有关法律文书,到相关金融机构查询。公安民警也不会打电话“指导”公民如何转账、设密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一名公安部A级通缉令逃犯在山西临汾投案 涉盗掘古墓葬等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