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2021常州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取得新成绩

2022-02-09 16:33:44   

2021年12月15日,在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上,常州市被授牌命名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这已经是常州连续三次捧得国家平安建设领域的最高城市荣誉“长安杯”。

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反映了一个城市社会平安稳定的整体水平,是最有价值的城市品牌之一,也是城市重要的无形资产和宝贵资源。

2009年,常州市委市政府印发《常州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2009-2011)》。此后,又连续启动了第二、三、四、五轮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两级财政累计投入超50亿元。

2021年,常州市公安局聚焦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深度融合,升级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增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实效性。

打造治安防控信息中枢

主动融入部、省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工作大局,大力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和“情指勤舆”一体化建设,将大数据应用理念贯穿“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舆情引导”各环节,积极探索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公安工作上的应用,做到指挥一键通达、行动在线联动、要素可视呈现,整合汇聚各类治安防控数据1893亿条,在接触性侵财类案件、街面案件侦破过程中的贡献率达到95%以上。

全面深化大数据智能化转型,突出情报引领、数据主导,助推公安工作以汗水警务为主向智慧警务转变,实现数据赋能效果最大化。2021年11月,常州报告3例新冠疫情诊断病例。市公安局以快制快、高效联动,1小时内成立战时指挥部,12小时内落实封控、管控措施,14小时内完成全市范围查控点设置,20小时内暂时关闭各类行业场所,24小时内迅速排查管控密接、次密接人员,做到了“平转急”快速精准有力、“急转平”科学精准有序、“常态化”灵敏精准有效,取得了阳性确诊病例“零外溢”“零扩散”、涉疫风险人员“零失控”、重点行业场所“零漏管”、涉疫重大事端“零发生”的战果,为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贡献了公安力量。

构建全息感知防控圈层

持续推进以智能化、实战化、共享化为显著特征的技防常州建设,覆盖陆、空、水、地下、网域的“治安防控识别圈”。全市已建成人脸、人车结构化摄像机1.2万余套,累计建成各类视频监控超32万套,统一接入市公安局平台进行一网应用、一网运行、一网展示。

3个省际交通检查站、3个水上公安检查站、37座街面警务站、5个市际卡口、6个城区查报站,30个国省道省市交界和33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均建设电子卡口,筑牢城市防控“钢铁屏障”。

创新推进“哨兵工程”,累计建成“泛卡口”3080余套、智能识别摄像机1240余套,主城区封闭式小区实现100%覆盖;针对老旧小区,持续推进“末梢工程”建设;针对农村地区,持续推进视频监控“村村通”工程。全市累计完成技防入户110.3万户,惠及370余万居民群众,居民小区、农村地区侵财类案件呈大幅下降趋势。

系统性防范化解风险

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主线,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创新发展,推进信息数据融合应用、工作机制联动耦合,增强社会治安防控的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健全市级层面重大风险联合研判机制,提高各类风险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1.2万处。持续“扫楼扫街”,排摸各类市场主体1382家,保障全市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创新“大数据+网格化+路长制”道路交通管理模式,健全完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和研判“五项机制”,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3.6%、8.8%。创新推进基于电子标识溯源的公安危爆物品安全控制体系建设,将剧毒、易制爆、放射源、烟花爆竹、民爆、民枪等危爆物品安全控制作为依法履职尽责的“大安全”体系来打造,全面提升常州危爆物品管理本质安全水平。

全要素智慧巡防管控

搭建“1+N”的联合指挥架构,全市设置14个重点核心区域、18个人员密集区域、30条重点巡段,开展“闪亮”警灯行动。落实“定点执勤、动中备勤、高峰勤务、武装联勤”,以6个公安武警联勤点、37个综合警务站、8辆“1号”巡逻车、8辆“2号”巡逻车为街面支点,以派出所巡防警力为补充,形成全市“1、3、5分钟”快反工作体系。

推进“常安”平台建设,全面普及5G移动终端应用及前端感知设备,汇聚行业场所、新业态单位、人员、交易及4G智能感知数据5700万条,实现治安要素多维管控。扎实推进扫黑除恶“十件事”和“四大领域”整治,打掉黑恶势力5个,“八类”案件破案率近90%。严厉打击跨境赌博、网络招嫖、流动赌档等违法犯罪,成功收网“309”等跨境赌博专案。全链条打击涉毒违法犯罪,侦破一批重大部、省目标毒品案件,缴获毒品3200余克。挂牌整治全市14个治安重点地区,警情同比下降16.3%。

深化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升级预警拦截、冻结止付等手段,累计止付冻结资金17.1亿元,挽回群众损失5537万元,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同比下降44.9%,连续多年上升势头首次出现下降拐点。深入开展打拐卖“团圆行动”,帮助65个离散家庭实现团圆。

培育群防群治安全文化

依托“常州公安社会动员体验中心”,组织社会力量开展见义勇为、治安防范、交通安全等方面的体验学习,发动社会力量提供违法犯罪、公共安全隐患等各类线索1.6万条,交通违法“随手拍”收到线索4万条,查处交通违法行为1.8万起,累计发放微信红包109万元。

 组建“社区民警+网格员+辅警+网格志愿者”力量体系,依托“平安前哨”工作站,优化整合保安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建成保安联勤联防队伍354支,协助民警开展巡逻防范工作。2020年以来提供各类线索2056条,协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员2327人。

开展“平安企业”创建,深化合成服务、合成宣传、合成安防,摸排整改安全隐患1900余个。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全市813所学校“护学岗”建设、保安员配备、封闭化管理、一键式报警实现“4个100%”。开展“平安医院”创建,16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建成警务室。设立景区派出所和重点景区涉旅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化解涉旅纠纷2100余起。推动出台《常州市养犬管理条例》,新办犬牌犬证5081套,遛犬牵绳率提高21%。对接民政部门注册的平安类协会组织,发展各类群体1.4万人,每年提供有价值线索近万条。

下一步,常州公安将以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创建为牵引,进一步拓展防控体系的内涵和外延,通过防控体系“支点+科技+力量+机制”建设的有机融合,推动警务理念变革、警务流程再造,全面构建立体化、全覆盖、融合式、高智能的大防控格局。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广西办理首例佩戴电子手环取保候审案件 对嫌疑人“云”监管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