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平均每天出警5300多起!2021年消防接处警创新高

2022-01-20 14:40:32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月20日电 (记者李楠楠)近日,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2021年全国消防救援队伍接处警与火灾情况。据统计,2021年,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共接报处置各类警情195.6万起,出动消防救援人员2040.8万人次、消防车363.6万辆次,累计从灾害现场营救被困人员19.5万人,疏散遇险人员46.7万人;共接报火灾74.8万起,死亡1987人,受伤2225人,直接财产损失67.5亿元,与2020年相比,起数和伤人、损失分别上升9.7%、24.1%和28.4%,亡人下降4.8%。

记者从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获悉,全国消防救援队伍接处警情任务创历史新高。消防救援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平均每天出警5300多起,日均出动消防救援人员5万多人次、消防车辆近1万辆次,是有统计记录以来消防救援队伍接处警情最多的一年。其中,扑救火灾共74.5万起、占38.1%;抢险救援46万起、占23.5%;社会救助54.9万起、占28.1%;公务执勤及其他出动占总数的10.3%。

任务类型越来越复杂多样,夏秋季节警情任务最重。消防救援队伍接处的救援救助警情任务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涉及高空、水域、地下、激流、严寒、高温、烟热、电磁、污染等恶劣环境,传统火灾扑救任务面临的场所也越来越复杂,处置中的危险性越来越强、难度越来越大,平均每起警情投入的力量由上年的9.7人增加到10.4人,起均处置的时长也有所增加。从全年警情任务的季节分布看,消防救援队伍5至10月份的出警122.2万次,占全年的55.9%,其中,夏秋自然灾害多、危化品事故和交通事故发生概率高。

经济人口大省警情最多,人员营救频率最高。全年有6个省出警任务量达到10万起以上,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四川、浙江、河南,均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从人均警情看,4个直辖市每万人口警情数量最多的,分别为天津39.0起/万人、上海29.8起/万人、北京22.9起/万人、重庆22.1起/万人,远超其他地区。在各类应急救援行动中,直接营救被困人员的出警占总数的56%,包括设备故障、生产事故、跳楼、水上、电梯等的人员被困营救,总数达到25.8万起,日均超过700起,是消防救援队伍处置频率最高的警情之一。

冬春火灾高发,夜间亡人集中。从火灾的季节分布看,冬春季节共发生火灾43.7万起,亡1131人,分别占总数的58.6%和57.5%,明显多于夏秋,特别是春节期间为全年的火灾高峰,除夕当天的火灾相当于平常的近3倍。从火灾时段分布看,10时至20时是全天的火灾多发期,占火灾总数的61.2%,但亡人数只占33.9%;而夜间22时至次日6时的火灾只占总数的17.3%,但亡人数占41.9%,较大火灾数占51.2%。

乡村地区火灾多发,老龄人口火灾亡人占比突出。从城乡分布看,乡村火灾的起数、亡人分别占总数的54.6%和51%。此外,住宅火灾的起数只占总数的34.5%,但亡人占总数的73.8%;住宅火灾的亡人中,47%系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独居老人,这一群体很容易因吸烟、使用电热毯、电蚊香、蜡烛、生活用火等原因引发火灾,并因发现晚、报警晚及逃生自救不及时而导致亡人。

电气仍是引发火灾的首要原因,生产作业火灾易致人员伤亡。从引发火灾的直接原因看,因电气引发的占28.4%,而较大以上火灾则有三分之一系电气原因引起,且以电气线路故障居多,占电气火灾总数的近八成。除电气外,其它原因导致火灾的比例为:用火不慎22.6%、遗留火种13.7%、吸烟10.9%、自燃9.9%、生产作业2.7%、玩火1%、放火0.6%、原因不明及其他10.2%。其中,违规动火施工、焊接焊割等生产作业火灾仅占总数的2.7%,但造成的亡人却占总数的6.3%,引发的较大火灾占总数的10.7%。

高层建筑火灾不断上升,人员密集场所亡人概率相对较高。全年共接报高层建筑火灾4057起、亡168人,死亡人数比上年增加了22.6%,且主要集中于居住场所,其中,发生高层住宅火灾3438起、亡155人,分占高层建筑火灾的84.7%和92.3%。学校、医院、商场市场、宾馆饭店、文化娱乐、交通枢纽、大型综合体等人员密集场所火灾伤亡相对集中,全年共发生火灾3.2万起,亡179人,伤422人,起数只占总数的4.3%,但亡人、伤人分别占9%和19%。

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影响群众安全的突出隐患,新能源新业态等不断衍生火灾新风险。对此,消防救援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年共接报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故障引发的火灾近1.8万起、亡57人,由于不少电动自行车火灾未引发周边物品燃烧,当事人多数不报警,此数据可能与实际数据相差较大。目前,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庞大,群众使用较多,快递外卖群体高频次使用,“人车同屋”、在通道走道充电停放等违规行为仍比较普遍,火灾风险仍将长期影响群众消防安全。另外,记者获悉,全年新能源汽车火灾共发生约3000余起,新能源车的火灾风险总体高于传统汽车,储能电站、光伏、氢能等新能源产业,直播带货、密室逃脱、室内冰雪场馆以及“洗浴、KTV+剧本杀”“电影+足疗”等新兴业态发展积累的消防安全风险也逐渐显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知道警察马上到,心里就踏实了”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