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6岁的陈勇是湖北武汉市公安局江夏区公安分局国保(反恐)大队副大队长。2014年,总体国家安全观首次被提出时,他还只是纸坊街派出所的一名刑侦民警,那时对于国家安全观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认为多抓几个坏人,多破几起案子,让辖区百姓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就是警察的使命,国家安全自有人去管,咱一个小民警也操不上国家安全这么大的心。2015年6月,因工作变动,他从刑侦岗位调整至纸坊街花山社区担任社区民警。当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每年的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作为社区民警,从那时起,每年的4月15日,陈勇就利用户外显示屏、悬挂横幅等各种形式,向辖区居民宣传国家安全法。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他认为自身就是国家安全的一个细胞,如果每个细胞都能正常发挥作用,那么国家安全就稳如磐石。如何在维护国家安全中发挥自身作用,也成了他开始思考的问题。
陈勇所在的纸坊街花山社区,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商品房、单位集资房、城中村相互交错,治安形势错综复杂,辖区入室盗窃案频发,有个小区曾出现一夜七八家住户被入室盗窃,损失惨重。陈勇记得2014年的一天,在侦办一起入室盗窃案时,收缴了赃物及开锁工具,审讯盗贼时对方大夸海口:许多家庭的门锁就像聋子的耳朵,轻而易举就能打开,陈勇当时不动声色,让窃贼当场示范,对方果然仅用了10秒就将门锁打开。这开锁技术也没那么神秘啊!甚至谈不上技术,通过走访被盗住户,陈勇发现他们的门锁全部都是安全级别较低的锁,住户的锁芯级别过低与入室盗窃高发有很大关系。所谓入室盗窃,就是盗贼潜入到居民家中实施盗窃的行为,如果盗窃的过程中被居民发现,极有可能演变为入室抢劫造成人员伤亡,如果能压降入室盗窃警情,看好老百姓的家门,守好大伙的“钱袋子”,也是社区民警为维护国家安全作贡献,彼时,陈勇萌生了一个念头:走门串户,说服辖区居民全面更换锁芯,筑牢入室盗窃安全屏障!
说干就干,自2015年的6月起,陈勇开始利用晚上和周末休息时间,遍访江夏锁城讨教“开锁”经,从中筛选出几家价格优惠、品质可靠的锁城商家,前往小区推广更换锁芯。当年底,陈勇与锁城的工作人员一起到鸿发世纪城小区,带上锁具、宣传展板等“摆摊”做换锁推广。但没想到的是,第一天的推广并没迎来“开门红”,多数住户对此反应冷淡,甚至有居民对警察摆摊换锁不屑一顾:警察来社区“推销”门锁,太不务正业了!冷嘲热讽四面八方而来,陈勇没有灰心。第二天,陈勇转换思路,除摆摊宣传,还带着锁具上门客串“开锁匠”挨家挨户演示,现身说法。一户户装有低级防盗锁芯住户,看到他秒开门锁的现场演示后,目瞪口呆,触动很大,随后纷纷找他主动换锁,更增强了陈勇工作的信心,为扩大宣传面,陈勇加入了辖区30多个小区的业主微信、QQ群,不时在群里发视频和信息,并将开锁过程制作成3分钟入室防盗宣传片,协调江夏区各大影院、商业广物循环滚动播放。“锁匠”警察的名声不胫而走,越来越大,慕名主动来找陈勇换锁的人也越来越多,陈勇的手机24小时开机,成了辖区居民的热线电话。群众的信任成为陈勇不竭的工作动力。陈勇将各个小区更换锁芯的进度制成表贴在墙上,按照季月周稳步推进,一仗接一仗打,一锤接着一锤敲。接管社区一年多时间里,有1000多住户接受宣传并更换锁芯,社区人室盗窃警情同比下降近五成,其中博雅豪庭、南郡帝苑、花山美庐等5个小区更实现了入室盗窃零发案的记录。看着辛勤的汗水结出平安的硕果,陈勇感到由衷的欣慰。他深深的体会到,社区民警岗位虽小,但地位重要,小民警亦有大作为,小舞台连着大安全。
2018年5月,因工作成绩出色,陈勇调入江夏区公安分局国内安全保卫大队(反恐大队)担任副大队长一职,离维护国家安全更进了一步。岗位变了,职责没有变,为民服务的初心没有变。他说,身为一名国保民警感到无比自豪,同时也感到肩上担子沉甸甸的,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发扬“锁匠”精神,在新时期新的赶考路上,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以辖区小平安护佑国家大安全,为维护好国家安全贡献人民警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