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祖国给了信心与底气

本刊记者 付冰冰    2022-07-12 13:14:30    《人民周刊》

随着7月1日临近,黄梓谦不禁心潮澎湃。他感慨,若没有回归,就没有自己打破圈层壁垒的成功之路。出生在香港30平方米公屋的普通青年,如今已成长为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及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委员、北京市青联委员。

 

冒雨排长队购买香港回归纪念邮票

黄梓谦出生在香港屯门。香港回归祖国那天,14岁的他早早起床,冒雨步行到屯门蝴蝶邨邮政局,排队购买香港回归纪念邮票和首日封。“队伍里我年龄最小,和很多大人一起在雨中等待,我突然感到,我们堂堂正正回归祖国了。”黄梓谦认为,收藏邮票就是在珍藏中国历史,是在拥抱历史苦难、但未来注定辉煌的祖国。

中学择校时,黄梓谦主动选择以中文为授课语言的顺德联谊总会谭伯羽中学,这个选择在当时被默认为放弃了“未来”与“希望”。但在学校接受儒家思想熏陶,回到家时常听哥哥讲述中国历史故事,使黄梓谦至今回忆起来仍甘之如饴。

 

奥运会和世博会令他坚定回国信念

因为读过《地球是平的》一书,黄梓谦2006年本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选择了印度“硅谷”。看到印度新闻报道中时常视中国为竞争对手后,他产生近距离了解祖国的想法。回国工作5年间,实地走过300个县、参与国家保障房改造项目的他,看到国家保障基层农民生活的决心和力度都很大。

特别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胜利举办,让黄梓谦看到了立体的、蓬勃向上的祖国。“这份经历让我下定决心,将个人事业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我问自己,香港如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一番思考后,黄梓谦于2011年考取英国牛津大学外交学硕士专业。海外生活期间,通过亲身经历世界对中国不同程度的了解及误解,他意识到为国家发声的重要性,立志毕业后回国运用外交学知识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是祖国强劲的发展力量,给了我从英国回国追寻儿时理想的信心与底气。”黄梓谦说。

 

承前启后建设香港更美好未来

2013年从牛津大学毕业回国后,黄梓谦忙于两件事:一是参加立法会选举,为服务香港做准备;二是向香港基层青少年义务推广体育运动。他向记者介绍,希望以体育为工具,为孩子创造公平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提升团结精神。黄梓谦介绍,公益项目如今已覆盖香港18个区。

近5年来,香港特区政府先后邀请黄梓谦加入儿童事务委员会和平等机会委员会担任委员。以中国联合国协会理事身份,自2021年始,他三次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议或边会上发言,向世界介绍祖国与香港。

求学时期理性思考、毕业后注重实地调研,让黄梓谦在青年时走上了不负韶华的道路,在壮年时迎来了紫荆花开的春天。靠着祖国提供的宽广舞台,他向童年种下的理想进发。2021年,黄梓谦考取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并被评为2021清华大学年度人物,他想帮助更多普通青年找到成长的钥匙。

站在承前启后的节点,黄梓谦在思考:新青年如何为实现祖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贡献?“国家乐见不同地区的人才在流动中发挥价值。我们要向前辈学习,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黄梓谦说。

25年弹指一挥间,屯门公屋里的少年已经长大,一步一个脚印,见证香港的过去,守护香港的现在,建设香港的未来!香港的未来,永远属于爱国爱港、守护香港的建设者!

(《人民周刊》2022年第12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拥抱香港的未来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