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是马尔维纳斯,中国不是阿根廷。当下的中国政府不是晚清政府!时下的中国领导人不是李鸿章!”昔日忍辱百年,今朝一秒必争!在寻访人物和旧地的基础上,《荣归——香港回归的前前后后》(以下简称《荣归》)于千万字史料中成书45万字,全景式再现东方之珠百年沧桑。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本刊独家专访该书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余玮,以历史视角回顾香港回归前后的百年坎坷,敲响“落后就要挨打”“自强方赢自尊”的历史警钟,在爱国者治港的时代智慧中展望未来。
保持香港稳定有利于香港民众
记者:历经“世纪之痛”“香江梦魇”,但中国共产党没有选择用军事手段“把红旗插上太平山”,您认为,这对香港百姓意味着什么?
余玮:3个不平等条约,让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得逞,香港的百年风雨飘摇史开启。抗战时期香港沦陷,日本侵略者很快进占香港,英港总督竖起白旗投降,香港同胞陷入深重的灾难。危难时刻,中共派员深入香港,动员民众参与抗战救亡运动。一方面,激发了港人的爱国传统;另一方面,也可见中国共产党人在反抗外来侵略方面的历史担当一向未变。
我曾到过中英街,物理长度200多米,时间跨度上百年,是一条特殊的街道,可以说是“一国两制”分界的标识。街上有一口铜钟,上面镌刻有“勿忘历史,警钟长鸣”几个字,无声地提醒每一个走过的中国人:落后,就要挨打!
新中国成立后,已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并没有急于收回香港,而是对一些历史遗留的特殊问题暂时维持现状,待时机成熟时再尽可能以和平方式解决。在《荣归》一书中我写到,毛泽东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对邓小平等人说,什么时候收回,到时商量着办。可以说,当时保持香港政治上的稳定,支持香港经济上的起飞,有利于香港民众。
香港摆脱“马尔维纳斯”命运皆因背后有强大的祖国
记者:是什么促使您构思并动笔书写《荣归》这本书?在您看来,《荣归》里最精彩的部分有哪些?
余玮:一提到香港,许多人会想起伟人邓小平。完成邓小平的有关传记后,我就想写一部有关香港回归的纪实。
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是谈判的内容。香港回归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整个谈判过程起起伏伏,英国人对中国收回香港一直阻挠。1982年9月,邓小平正式会见英国撒切尔夫人,拉开了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序幕。面对在谈判桌上咄咄逼人的“铁娘子”,邓小平明确说,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整个香港。
邓小平与撒切尔的第一次交锋,比原计划长了近一个小时,足见当时较量的激烈与复杂。面对撒切尔,邓小平说:“香港不是马尔维纳斯,中国不是阿根廷。”香港之所以能告别“马尔维纳斯”命运,其实邓小平已侧面给出了答案:“当下的中国政府不是晚清政府!时下的中国领导人不是李鸿章!”
在后来的谈判过程中,驻军问题也成为争议焦点,邓小平的态度同样非常坚决,提出必须驻军。外交部原副部长、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中方代表团团长周南在谈判中牢记邓小平的指示,在驻军问题上寸步不让。
历时两年22轮谈判,1984年秋,中英签署联合声明。在回归的过渡期,英方背信弃诺,想强硬地通过修改香港政制和法律,加紧组建亲英班子,企图使其闯过“九七”,争夺对未来香港的“治权”。中国领导人看出了英方的阴谋,采取了种种反制策略,才使香港回归走上正轨。整个过程一如此前的谈判,惊心动魄。从《荣归》中,可以看到英方挑起对抗、险些将谈判大门关闭的真相,可以看到英方制造麻烦、煽动对抗的图谋,更可以看到中方收回香港的智慧与决心。
中国领导人的决心背后,是强大起来的中国,正是这样的中国,明确地表达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强烈决心与意志,并最终完成香港顺利回归祖国的历史使命。
“一国两制”助力香港扬帆远航
记者:香港回归祖国25年,最打动您的故事是什么?
余玮: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升旗的“一秒之争”。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中国政府收回香港主权,五星红旗和紫荆区旗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同时升起,这标志着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一页彻底翻过。近40分钟的全球直播政权交接仪式庄重得体、有条不紊,然而,在镜头的背后,700人的庆典筹备班子在看不见的争锋中守护香港回归的尊严与荣光。
“中国国旗必须在7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准时升起”,面对这一合理要求,英方却无理拒绝,要求中方推迟1秒奏国歌、升国旗,双方就此正式谈判近10次。中国外交部礼宾司负责人火了:香港已经被你们占领上百年,现在你们为1秒还在与我们争?!最终英方软下来。零时零分零秒,中国国旗与香港区旗升起。在中英政权交接仪式这一瞬,中华儿女深深体会到什么是尊严,这一瞬的掌声里有多少中华儿女的双眼噙满激动的泪水……
这一秒,好似一个世纪的跨越!当晚,驻港英军及英驻港机构也分别举行降旗式,降下了旧香港的旗帜与英国国旗。降旗,这是英国人的撤退,标志着香港被殖民的时代结束了!中国国歌响起,中国国旗和香港区旗飘起,这是中国人的荣归,标志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启!
香港能顺利回归,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心的所向,“一国两制”也被证明是最好的制度安排。
现在,香港还有一些英治、日治时期带有殖民化色彩的地名,我认为宜更改。要强化居民的国家认同感教育,特别是以宪法、国旗、国徽、国歌等为内容的基本国民教育。我想对曾经的殖民者说:今天的香港,回归的不只是政权,还有人心,那些殖民的标志终将消失。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基于对中国国情和世界局势的深刻把握而形成的前所未有的伟大探索,是解决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为下一个25年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愿“香”通四海、“港”阔天地,愿幸福“归”你、辉煌“归”你!
(《人民周刊》202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