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广西报道近日,第十六届林草青年科技奖评选结果揭晓,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史艳财喜获该奖项,是广西唯一获奖者。
据介绍,史艳财主要从事喀斯特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评价、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应用研究,在理论创新和产业化应用上取得国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成果,特别是在槐树新品种选育及创新应用方面成果尤为突出,对我国槐米产业发挥了关键作用。
广西区位优势明显,气候条件得天独厚,孕育出了丰富的槐树种质。但由于槐树种质不清、良种匮乏、栽培及加工技术滞后严重制约了广西槐树产业发展壮大。针对产业瓶颈问题,史艳财创建了新品种选育、种植、加工技术体系,极大地促进了广西槐树产业的发展。
史艳财介绍,槐树是我国典型的乡土树种,是防风固沙、用材及经济林兼用的树种,是城乡良好的遮荫树和行道树种,也可作为混交林的树种。此外,槐米系豆科植物槐树的干燥花蕾,是《中国药典》收录的中药材。槐米有效成分芦丁是国内外市场上紧俏的医药原料和食品添加剂。国际上芦丁主要从槐米中提取,原料槐米98%产自我国。因此,槐树在林业和药用植物方面都具有极为巨大的经济价值。
1995年,史艳财带领研究团队来到桂林市全州县,依托当地农户种植槐树的基础,选育优良槐树品种,科学引导农户种植槐树。通过二十多年的科学技术攻关,全州槐树抗病虫害能力和槐米的品质得到了质的提升,槐米有效提取成分芦丁含量达30%—40%,此含量超越了国内其他槐树种植区。
截至2022年,全州种植槐树达27万亩,种植农户5万多户。据全州县槐树槐米产业办公室统计,2022年,全县槐树槐米第一产业产值达16多亿元,第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贡献了科技力量。
据悉,林草青年科技奖是由国家林业草原局人事司和中国林学会联合组织开展评选的科技奖项,主要奖励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科普教育、科技管理等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为推进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本届全国共有30位青年科技工作者获此奖项。
史艳财荣获此殊荣,源于他对我国槐米产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实至名归。据了解,史艳财曾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西部之光、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创新驱动子课题等20项项目;获科技奖励15项,包括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一、第七),广西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第四);发表学术论文112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8篇;选育的新品种2个;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专利15项;主编《金槐基础理论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利用》、《广西特色中药材概评》等专著3部;系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优秀个人,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中国科学院“西部青年学者”,广西“桂科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