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梁步阁:让雷达生命探测更精准、更高效

2022-03-14 17:58:09    人民日报

不久前,凭借在雷达生命探测领域的科研和成果转化贡献,中南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梁步阁获得了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

雷达生命探测是雷达领域的世界难题。常规的雷达探测空中高速目标,追求的是更高、更远;救援场景下的生命探测,是对废墟介质环境下的小尺寸、准静止人体目标进行探测。早在2008年8月,梁步阁获得项目支持,开展生命探测仪样机研制工作。

“从理念到产品,我知道会很复杂,但没想到这么难。”梁步阁感慨。在攻读博士期间,他掌握了大型超宽带雷达的核心理论与工程技术,但生命探测仪是为了应急救援使用,要求雷达体积大大缩小、功耗大大降低,而功能和零部件一个都不能少。更重要的是,应急救援场景中,雷达波需要穿透墙壁、瓦砾等介质,这与大型雷达通过单一空气介质的传播作用完全不同,相当于让习惯了在平坦舞台上跳舞的演员站在钢丝绳上跳舞。

2008年以前,国内有团队做雷达生命探测技术的研究,但侧重于医学领域。梁步阁带领团队对标国外先进产品,几乎从零起步开展样机研制。设计、验证、改进、重新设计,他和团队经常在实验室从早上8点熬到深夜两三点。一年后,终于做出了样机。

“设备管不管用,当时心里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梁步阁说。2010年4月,在青海玉树地震救援中,梁步阁团队研发的雷达生命探测设备初步发挥作用,这表明团队研发方向和技术路线是可行的。

之后,梁步阁获得科技部等多个科研项目的持续支持。他带领团队在超宽带雷达目标探测理论、微动目标信号处理算法、收发硬件设计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团队研制的雷达生命探测技术也从早期的单发单收,发展到多发多收、分布式阵列等创新体制。从无到有,从跟跑到领跑,我国在超宽带雷达生命探测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目前,基于梁步阁团队技术研发的最新雷达生命探测设备,已经在多地示范应用推广,初步实现小批量生产。“我们最新的雷达生命探测仪,不仅能一维测距,还能测角,从而实现三维准确定位。”梁步阁表示,未来应急生命救援,将会有更精准、更高效的技术装备。

梁步阁表示,自己和团队在雷达生命探测领域做出的成绩,是包括国防科技大学和中南大学科研人员在内的我国几代雷达科技工作者持续努力钻研的结果。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以及国家对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是雷达科技工作者创新的支撑和保障。

“我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从中国科协领取成果转化奖后,梁步阁说,“与应急救援的行业需求相比,雷达生命探测技术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我将带领团队继续攻关,不断实现新的技术突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航天“花木兰”许诺:微观世界披荆斩棘
下一篇:“能帮助他人,感觉特别幸福”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