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给隧道“把脉”的“听诊师”

赵鸿宇    2022-01-28 14:39:42    新华每日电讯

穿过巍巍的太行山脉,经过古老的桑干河峡谷,在燕赵大地一路东进后,奔腾的2万吨重载列车将驶过最后一道“关口”——河北省秦皇岛开发区陈庄隧道。这里是大秦铁路最东端的“咽喉”,也是每日上百次列车的必经之处。

陈庄隧道自大秦铁路1992年二期工程开通以来,随着运营时间的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养护的重点和难点地段。1月18日,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秦皇岛西工务段的一支隧道“听诊师”队伍在轨道车停稳后,戴上安全帽、护目镜,麻利地爬上了升降台,冒着阴冷刺骨的寒风,在零下10℃的低温环境下,开始用检查锤给隧道“把脉”。

“在日常检查中,存在着一些很难通过肉眼发现的病害,例如隧道衬砌空洞。”作业负责人李宏强说,“今天我们借助轨道车和隧道来个‘零距离’接触,通过人工敲击来排查。”

“当、当、当”,隧道里灰尘多、光线差,为了不遗漏问题点,“听诊师”们敲击隧道顶及隧道壁,检查锤在他们手中得心应手。隧道上附着的煤尘、沙砾纷纷掉落在他们的衣服上、脸上,随风灌进领口。

“不敢戴口罩,护目镜里一旦进了哈气,就看不清了,有的裂缝只有两毫米。”工长武继业用手抹了一把护目镜说,“‘耳听八方’‘眼观六路’才能做好‘望闻问切’,辨别隧道的‘病症’。”

“听诊师”们的“四诊法”来自多年的摸索和总结。望,使用强光手电和望远镜观察细微;问,长、短检查锤分位置无盲区检查;闻,根据经验解读隧道“咚咚”“哒哒”等声响;切,从反馈到手上的震动中辨别问题发生位置。最终在脑海中快速形成敲击点内部影像。

“检查锤是我们用铁自制的,别看只有四五斤,但是比‘撸铁’有后劲。”青工冯旭说,整个“天窗”作业,他们要一直仰着头,连续敲击千次左右,因为节奏紧张,当时不会有什么感觉,但随后好几天脖子、胳膊和后背都会酸痛。

“李主任,这里声响不对,但是不明显。”青年大学生许立萌遇到了难题。李宏强走过去敲了敲,支起折叠梯,系好安全绳,背上手电,拿起短锤,爬上去仔细检查、敲击、测量后,他拿出喷漆,把问题点标记起来。

“这处是个不严重的空洞,但不能放任它发展成‘顽疾’,要做治疗方案,下周期进行‘手术’。”李宏强在记录本上详细的写下了位置、病害后说,“我们对待隧道要像医生治病救人一样,即不能‘漏诊’‘误诊’‘错诊’,‘治疗’更要及时有效。”

“滴答滴答”,秒针在一下一下地敲击声中飞转。“听诊师”们额头上开始冒汗,穿的棉大衣也慢慢黏在了身上,手指却冻得发僵发麻,但动作没有一丝迟缓。

12时,865米的隧道敲击检查圆满结束,“听诊师”们撤出了隧道。冬日暖阳下,一张张花脸相视而笑,发梢哈气凝结成的冰晶开始融化。(参与采写:张泽卿)

(原标题:给隧道“把脉祛病”的“听诊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打蜡师尹志辉:让中国运动员在雪道上飞驰
下一篇:社区无小事 服务有诚心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