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冯清川:国内“智造”钢结构第一人

2022-01-25 15:26:13    中工网

工匠档案

冯清川,男,河北饶阳县人,1972年7月生,现任中建钢构广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曾获“中国好人”“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劳动模范”“惠州道德模范”等称号,任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结构机器人智能制造技术专家组”副组长。

匠心匠语

把一件事情、一项事业认真细致做到完善精致,甚至达到完美和极致。

从场馆空间到城市天际,从传统车间的人工生产线到智能制造的自动化科技前沿,26年来,冯清川不懈奋斗,坚守钢结构“智造”第一线,打造全球首条重型H型钢智能生产线,建成国内首个建筑钢结构智能制造工厂。如今,他已跻身世界钢构建筑工程知名设计师之列,以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在全球智能化革命时代的浪潮下,实现了中国钢结构制造从传统到智能的跨越。

 

研发之路 闭关7个月进入“开挂模式”

走进中建钢构广东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座座龙门吊将原料钢板吊放到下料区,工人手拿机器人操作器,“指挥”着机器臂进行各种焊接工作。像这样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在该公司共有4条,它们的创造者,正是冯清川。

早在2014年12月,冯清川就牵头广东厂二期智能工厂规划,就设备如何更加自动化、产线布局如何更科学等问题进行反复的论证。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他敏锐地意识到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产业创新刻不容缓,但在钢结构智能制造概念初期,具体如何实现产业升级却无人知晓。

“零是什么?是一无所有、一无所知!”说起刚开始智能制造研发工作,冯清川至今仍感叹,“和以往的经历不同,钢结构智能制造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朦胧的概念。别说图纸和方案了,当时根本就没人知道这个事该怎么搞、要搞成啥样、能不能搞成。”

“不会干就先看,看谁的?出门看别人的!”冯清川这一出门就“走”了10万多公里。沈阳、上海、成都、台湾……他带领团队成员走遍了国内大江南北,还走出国门行至欧洲和日本,累计出差50余次,只要出门“取经”,每个人都会带一个大号的行李箱和一个移动硬盘,把“经书”整箱整箱地拉回来。

探索的路,没有一条是不艰辛的。为了快速吸取别人的经验,冯清川带领智能制造团队开启7个月的闭关研发期,团队所有人只有工作、吃饭、睡觉三种模式。晚上,团队常常为了一个设备技术细节,在办公室争论至半夜。连来做技术交流的设备供应商都被该团队这种持续性的“5+2”“白+黑”的“开挂模式”吓了一跳。

 

全面突破 建成国内首个建筑钢结构智能制造工厂

“方案一直通不过,我们就想能不能先把已有的一些规划设计成板块,先模拟着做一些出来。”闭关结束后,冯清川开始用商务的思维启发技术团队,带领团队运用全新的商务合作模式,以仅仅一成的预算,引入了价值近两千万元的设备,在一期工厂一片约1100㎡的区域内组建了一条微缩版牛腿部件智能制造生产线,定名为模拟单元。

为此,公司还以二期智能制造规划团队成员为骨干力量,组建了冯清川智·造创新工作室,模拟单元即兼做工作室的试验场地。

不久后,模拟单元迎来了首台焊接机器人。“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冯清川回忆道,第一周,机器人焊接,无合格工件,第二周、第三周,合格率仍旧为零。三周来反复的调整和纠偏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这让大家开始气馁。看着团队士气低落,他立刻召集大家对前三周实验情况进行全盘的梳理,抓住电流、电压、加工装配精度、焊枪角度等关键因素,鼓励大家把控细节、敢于尝试、勇于创新。

“随着模拟单元的成功试验,终于,我们的方案,第52版通过了!”冯清川笑着说,经过1000余天,6次大的设计修改、上百次局部变更后,团队最终建立起一整套通过评审的钢结构智能制造技术体系。2018年6月,随着全球首条重型H型钢智能生产线投产,中建钢构实现了钢结构构件智能化生产,建成了国内首个建筑钢结构智能制造工厂,国内钢结构智能制造也实现了从无到有、到先进的全面突破,获得了行业首个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

如今,生产车间内的钢结构智能制造生产线已盛开了“金银花”,结出了“幸福果”。该智能工厂入选了中国首部CPS应用案例集,其智能制造项目科技成果整体获评国际领先。冯清川在此过程中主持研发了16项智能制造技术相关专利,承担了一项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的研究工作。

 

行业引领 智能制造为大湾区建设提速

深圳平安中心、深圳京基100、广州东塔、广州西塔、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一批批地标性建筑进入公众视野时,翻开它们的建设参与者,冯清川郝然在列。20多年来,冯清川累计参与过400多个项目的钢构件制造任务,为这些项目优质高效完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

钢结构智能制造工厂的出现,让“机器换人”的同时,更让无数高楼大厦的建设提质增效。让冯清川印象深刻的是2016年动工的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会展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它由28万吨钢材、30多万个形状大小各异的钢构件像搭积木一样焊接在一起,组成巨型建筑。”如何确保按时按量按质生产呢?冯清川表示,彼时,我国的建筑钢结构生产主要还是依靠人工生产方式,效率低产量小无法满足需求,“为此,公司把15万吨产量放在天津厂、武汉厂等地,还剩8万吨的时候,我们的智能生产线就建成了,刚好衔接上,可谓发挥了大作用。”

智能制造的优势更体现在战“疫”中。2020年大年初二,冯清川临危受命,担任深圳应急医院装配式生产总指挥,该应急工程可提供1000张床位,其中负压床位984张,ICU床位16张。面对20天工期、人手紧张、项目交通条件不利等困难,冯清川并没有一丝退缩。

“留给我们生产钢构件的时间只有7天!”军令如山,在接到生产任务后的2小时内,冯清川紧急组织生产管理和车间负责人召开了视频会议,盘点了车间人员情况,号召、组织工友们返厂开工,将团队成员重组,最大化地开足生产制造马力,与时间赛跑。3500多件型材主件及1.5万多件零件板采用智能制造生产线进行全速加工生产。最终,冯清川带领200名“逆行者”连续奋战5个日夜,出色完成制造任务继而转战工地现场安装。

(据南方工报消息 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黄细英)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黄顺金:戎装换工装,老兵成“尖兵”
下一篇:福建省登山协会山地救援队:跋山涉水 救护生命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