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总体战略部署。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落到实处,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扎实推进“三全育人”,要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审视,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教学实践,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让学生深刻认识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坚定信仰者、忠诚实践者,深怀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力践报国之行。
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兴趣广泛,探索未来劲头足、接受新生事物快。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比如,政治经济学既讲授经济活动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更深刻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让学生深刻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这一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形成的宝贵思想结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二十一世纪世界的最新理论成果。法学将中国法治实践的最新经验、生动案例、最新成果引入课堂、写进教材,提升人才培养与法治实践的融合度,引导学生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新闻学既讲授采写编等知识技能,更引导学生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实践,培养更多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工作者。
激发全社会育人“大能量”。扎实推进“三全育人”,要凝聚多方合力。善用“大资源”。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是讲深、讲透、讲活“大思政课”的丰厚资源。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峻考验,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讲好抗疫这堂“大思政课”,有利于教育引导青少年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民族精神,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力量。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讲好“双奥”这堂“大思政课”,要突出北京作为全球首个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双奥之城”的独特之处,诠释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增强体育健身意识、奋勇拼搏意志。汇聚“大合力”。既延展课堂“半径”,又丰富育人主体和渠道,画好思政育人“同心圆”。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好,强化校内外联动,形成课堂、校园、社会“点线面”一体,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联系生动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组织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火热实践中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比如,联合科技部门设立科学精神实践教学基地,联合生态环境部门设立美丽中国实践教学基地,联合文化部门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践教学基地,联合农业农村部门设立乡村振兴实践教学基地等。
建设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教师队伍。高质量教师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进一步夯实师资力量。拓展选拔视野,抓好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健全激励机制,整体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积极聘请党政领导、科学家、老同志、先进模范等担任兼职教师,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保证师资队伍后继有人、源源不断。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注重启发式教育,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增强课程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本文系2021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述及实践研究”〈2021SJB059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李雪琪(常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