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其中之一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口问题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把人口问题作为推动改革、谋划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出发点。特别是我们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向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迈进的具体表现。
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其规模将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纵览世界各国追求现代化的历程,18世纪下半叶,英国以千万级人口开启现代化;20世纪后,美国以上亿级人口逐渐领跑现代化。站在新的时代浪潮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始终以人的现代化为价值原点,把时空的压缩性和发展的持续性、结构的全面性和要素的协调性结合起来,致力于实现超大人口规模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中等收入群体在未来15年超过8亿,推动超大规模市场不断发展”。对于我们来说,实现超大人口规模的现代化,必须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要具有自己的特点。需要看到,“人口规模巨大”既是压力与考验,也意味着优势与红利。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要始终从“人口规模巨大”这个最大国情出发,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首先,要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随着时代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不断发展,要聚焦百姓急难愁盼,统筹做好收入分配、就业、社保、医疗、教育、住房等各方面工作,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续。其次,我国人口发展出现了一些显著变化,既面临人口众多的压力,又面临人口结构转变带来的挑战。面对“十四五”时期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方式、社会心理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要着力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完善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保体系上下功夫,特别是要紧紧扭住人们普遍关切的“一老一幼”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再次,新征程上,只要每个人干好一件工作,党和国家事业就能向前再推进一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经济社会的更好发展,归根结底要激发14亿多人民的力量。要充分发挥人民创造伟力,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让人民同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同享与祖国和时代共同发展的机会。
二是使中等收入群体在未来15年超过8亿。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具体表现。纵观全球,一些国家贫富分化严重,社会撕裂、政治极化、民粹主义泛滥,教训十分深刻。在各国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某些后发国家依赖资源优势实现了经济腾飞,但却落入了“资源诅咒”陷阱,最终未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某些国家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后发优势迅速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却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长期徘徊不前。在新时代的中国,我们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了我国经济实力的历史性跃升,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8万元人民币,正在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从结构看,我们拥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多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市场,绝对规模为世界最大。未来,还将以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农民工等为重点,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从趋势看,我国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通过持续完善分配制度、改善收入分配结构,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从举措看,继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扩大人力资本投入,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技术工人待遇,使更多普通劳动者通过自身努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
三是推动超大规模市场不断发展。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既为我国应对国内外不确定性因素提供了充足有效的回旋余地,也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巨大潜力和强力支撑。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涵盖了经济总量、市场容量、产业体系、人力资本等多个方面,这些优势的叠加发挥,让中国经济更具韧性和活力。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依托超大规模市场潜在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的能力。未来,一要坚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用好超大规模市场这个宝贵的战略资源,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为市场主体营造长期稳定的良好发展预期,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二要进一步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三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推动各国各方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不断为全球发展繁荣注入新活力与正能量。
(作者:楼俊超,系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贾华强,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