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贯彻落实好二十大精神,就要努力发展高精尖产业,这不仅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生产要素层级提升,还有利于促进消费升级和企业价值链攀升。
高精尖产业具有的“三高”特质
高精尖产业的内涵特质主要体现在研发投入高、资源配置效率高、价值链竞争地位高三个层面。
首先,研发投入高是高精尖产业的核心特征。高精尖产业发展主要通过大量的研发投入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并能很快成长为行业翘楚。但是,现代产业更新换代速度快,新产品周期越来越短,产业风险加剧。为此,高精尖产业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获取高额收益。同时,为了规避风险,高精尖产业内企业往往以技术合作为基础,与相关企业集聚在同一地域内,降低研发、生产成本,从而形成高精尖产业集群。高研发投入能极大地提高生产率,是高精尖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研究表明,现代经济活动中,研发活动投入回报率一般是设备投资回报率的2到3倍。当研发的活动成果在相关领域得到推广后,其回报率往往会超过百分之百。
其次,资源配置效率高是高精尖产业的表现特征。高精尖产业不只强调研发投入,而且应具备较高的投入产出效率,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有较高的产出效率,包括单位面积土地产出效率和人均产出效率。二是产品附加价值高,利润率高,工业增加值率高,税收贡献大。三是具有正外部性,产业与环境和谐友好,生产过程产生污染少,符合低碳经济要求。
再次,价值链竞争地位高是高精尖产业的重要判断标准。其内涵有三点:第一,具有从传统的资源禀赋到知识禀赋的内生比较优势。知识禀赋为高精尖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推动力。第二,具有战略引领力,高精尖产业领军企业在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环节具有较高的技术密集度,拥有国际水平前沿科学技术,能够引领相关企业的技术水平进步。第三,在价值链上处于关键环节,具备核心技术专利,具有高的价值链控制力。
正是因为具备上述三大特点,发展高精尖产业有利于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从附加值低向附加值高的产业转型;有利于人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积累,实现生产要素层级的提升;有利于需求结构的转变,促进消费升级;有利于企业价值链的攀升,实现从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移动;有利于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实现从关注有形的生产要素到关注无形的支持性服务的转变;有利于缩短与潜在产品之间的技术距离,实现产品的成功“跳跃”。
高精尖产业发展面临深刻变化
在我国高精尖产业发展过程中,比较优势理论发挥过重要的指导作用。该理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应立足于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合作,做本国最有优势、最有竞争力的产业。理论上这一观点是对的,特别是在工业化起步和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的阶段,依靠比较优势,做大本国的优势产业,在国际市场获得一席之地,既解决了本国劳动力就业问题,又为工业发展积累了资金,同时还吸引了外国资本的进入。但是,生产力在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在不断变化。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调整发展战略,推进产业升级,增强竞争优势。
今天,我国高精尖产业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变化:
一是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和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将逐年下降,制造业工资成本将逐年上升。通过产业升级,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的高精尖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是发展技术密集型高精尖产业刻不容缓。从国际贸易角度看,在国内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继续依靠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参与国际分工实现贸易增长和贸易顺差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发展技术密集型高精尖产业,以改善我国的贸易水平,以较少的生产要素投入实现更多的产出。
三是新时代新征程要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发展高精尖产业的五大策略
第一,努力吸引优质的生产要素。高端的技术、优良的设计、知名品牌和高精尖人才等优质生产要素是高精尖产业发展所必需的,除了自主研发和培育外,应不断吸引全球优质生产要素源源不断流入;同时,打造一批吸引全球产业链优质生产要素流入的开放新高地,建设一批高层次开放、高水平服务的现代化国际化产业园区,使其成为吸引全球优质生产要素的产业平台和载体。
第二,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融通创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工业化大生产的显著特点是科学技术的交叉与融合,任何企业都很难独立地完成技术创新、零部件制造和生产的全过程,因此需要依托社会化分工、协同与合作。根据产业链的特点,从设计、材料、设备、工艺、关键零部件、总成等各个环节,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创新链,选择不同环节中具有优势的企业和科研院所,按照总体目标的要求,分别承担其中某一环节的研发、攻关和配套任务,最后由具有综合技术实力的高精尖龙头企业集成,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融通创新。
第三,进一步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园区是培育高技术领军企业、硬科技企业、隐形冠军的主平台,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培育更多的高精尖领军企业。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着力点有三:一是在园区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应明确,进一步强调市场对人才、技术、资金的配置作用,政府主要做好良好的营商环境,通过政策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等方式,营造科技园区的“发展生态”;二是着力推动园区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园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数字经济与服务业的融合,推动园区低碳绿色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推动园区产业内部的融合创新;三是推动园区内大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协同发展。大企业是园区产业链与创新链的龙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则有助于保持园区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积极促进园区大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精尖企业。
第四,将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相对接。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是相辅相成、并驾齐驱的,产业升级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从必需品向便利品、质量高的产品转移,提升质量与标准化体系,全面提升产品服务品质;消费升级又能促进产业升级,能激活各领域的产业,有助于产业升级。要点有三:一是注意把握消费分层化、小众化、个性化,快消品的市场特点,不断提升产品迭代能力,生产多样化的产品,应对消费群体变迁和消费需求升级;二是全面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尽管我国不少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已有很大改观,特别是外观质量进步明显,但与世界先进制造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内在质量差距尤为明显,主要是材料、加工、装配等工艺环节还存在粗制现象,应全面提升产品内在质量;三是重视需求端拉动作用,提高居民对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等产品的消费意识,鼓励购买新兴产业消费品作为扩大内需政策的重要内容,带动高精尖产业持续增长。
第五,全面优化产业创新的营商环境。与传统企业相比,高精尖企业培育发展是一个复杂系统,对营商环境的要求更高。一要全面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对高精尖企业专利申请和维持给予补贴,建立知识产权态势分析与发布平台;二要完善产业共性技术平台,组建由高精尖企业参与的国家实验室;三要把重点转向需求激励政策,用创新激励因素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贾品荣(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