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促进作用日益强劲

2022-09-06 19:20:19    经济参考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消费为主导的内需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促进作用日益强劲,创新驱动发展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居民消费水平迈上新台阶,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更好满足,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超大消费市场规模优势凸显,塑造强大的经济韧性。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我国拥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约4亿人,消费群体规模庞大。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比2012年增加1.1倍,稳居世界第二,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超过18%。2012年至202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万亿元跨入40万亿元,年均增长8.8%,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在世纪疫情冲击下,我国凭借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有效对冲外需的大幅波动和冲击,保持经济总体稳定运行,2020年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展示出强大的经济发展韧性。

消费驱动作用不断增强,成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我国内需的发展格局加快从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变,消费占内需的比重稳步提升,成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2021年,消费在内需中的占比为56.0%,比2012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分别为65.4%和5.3个百分点,分别比2012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和0.9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明显高于投资,经济增长逐步实现了从投资拉动向消费驱动的转变。

消费水平稳步提升,居民生活从小康迈向富足。十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明显提高。2012年至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12054元上升至24100元,年均增长8.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长10.2%。城乡消费差距逐步缩小。2012年至2021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了3.2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差距逐渐缩小。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恩格尔系数标准划分,我国居民生活正从小康阶段迈向富足阶段。

消费升级步伐加速,提质扩容趋势明显。我国居民消费持续升级,商品消费从有向好,消费结构从商品向服务,消费重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品质消费需求提升,其突出表现是对进口消费品需求大幅增长,2021年跨境电商进口额为5319亿元,比2013年增长了20%,消费品占比达到96.6%。服务消费支出比重逐步提高。2021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10645元,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44.2%,比2013年提高4.5个百分点。2013年至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消费支出年均增速超过9%,快于商品消费支出增速2.4个百分点。消费者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注重消费体验与愉悦感。据调查,我国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中最关注的4个方向依次是:家庭幸福、国家富强、更好的社会环境和国民素质以及更好的经济条件。在线书籍、软件、在线音乐、视频、短视频等消费快速发展。

消费创新动能强劲,新增长点不断涌现。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赋能作用明显,推动我国消费加快进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移动智能终端、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和智能交通等领域的消费创新产品不断涌现。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全息投影、数字动画等体验型、互动型消费新模式构造出融合众多元素的时尚消费场景。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社交和直播电商等消费新方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方式。以网络零售为例,2021年我国网络零售额达13.1万亿元,自2012年以来年均增速高达29.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8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4.5%,规模居世界第一。消费创新催生诸多消费经济新形态,网红经济、“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绿色消费等的规模效应和引领带动作用明显,成为消费新热点和新增长点。

作者:陈丽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智”臻“善”:社会心态治理的发展趋势
下一篇:深入挖掘和转化“小艾草”的三大资源优势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