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科技创新驱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2022-09-05 17:41:50    中国环境报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产业结构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体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因此,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应对国内国际新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要求,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国土面积占全国7.2%,历史上,这一区域曾消耗了全国33%的煤炭,单位面积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左右,6省(直辖市)涉气排放主要产品产量基本上占全国的30%~40%。一度聚焦了大量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燃煤、燃油带来污染物大量排放,造成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区域在过去的发展阶段传统的发展模式及高碳的能源结构和高耗能、高碳的产业结构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

“十三五”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地区环境质量得到大幅改善。以北京为例, 2021年,北京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88天,相比2013年多了将近4个月。北京的变化是我国空气质量改善的缩影。这得益于北京持续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加快推进区域产业、能源、运输结构调整。在此过程中,科技创新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这一成功经验给其他地区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大气重污染地区的第二产业大多以传统产业为主,重污染行业较多,企业大而不强,绿色转型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市场主体企业来看,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存在挑战。传统产业的技术、工艺、产品、市场都已成熟,思维固化不易改变,很多企业不重视技术开发,投入科研资金少或根本没有投入,缺少技术积累,产品升级换代缓慢。共性技术基础薄弱,许多企业在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中,无论是依靠购买设备和引进技术还是寻求与科研机构合作研制开发产品,前期都要投入大量费用和时间,研发投入大,企业转型升级之路艰难。

当前,企业劳动力需求结构已经发生深刻变化,需求重点已从一般的操作工转向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传统产业中多数企业并不在一二线城市,所在城市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较弱,人才缺乏与企业的转型升级意愿形成了一定反差。

科技创新需要人才、技术、资金、中介服务等因素的支撑。然而,部分大气重污染地区存在科技创新基础薄弱的问题,科技创新能力较沿海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不能有效支撑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由于我国目前科技创新领域还存在相关技术不配套、不成熟,相应设施、设备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科技创新的适用性、先进性、完整性、可行性和可靠性。尤其是大气重污染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亟待得到支持。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形成政策支持引导和保障机制,通过政策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不断提升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形成新的产业格局。

一是构建企业技术创新导向的产业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基础支撑,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微观基础。支持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至关重要。

二是加大重大基础科研经费投入。研发投入强度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创新能力的强弱,国家要加大大气重污染地区研发资金投入,并且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国家投入资金要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前瞻技术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鼓励节能减排等绿色技术研发,打造共性技术平台,激励和支持企业致力于原始创新、关键共性技术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研发。

三是丰富和完善创新要素。一些大气重污染地区创新要素缺乏,基础薄弱,如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科研平台、成果转化、孵化机构和中介服务等呈现出“少”“散”“弱”的特点,没有创新要素的支撑,很难形成完善的科技创新生态。因此,要在丰富和完善大气重污染地区创新要素上下力气,加快形成完善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四是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绿色低碳发展代表了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实施将重塑中国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发展方式。要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出台支持大气重污染地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政策,使大气重污染地区在减污降碳绿色发展中实现经济发展的弯道超车,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方式、空间格局,走上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魏金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智”臻“善”:社会心态治理的发展趋势
下一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促进作用日益强劲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