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

戎珂 康正瑶    2022-06-21 17:31:54    人民网

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将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笔者认为,加快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推动我国数字生态的国际化,将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塑造我国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全球竞争优势。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构建数字规则体系,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这为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提供了指引。笔者认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全球竞争是技术和应用等全栈的竞争,是体系、标准、生态的角逐。因此,我国不仅要突破个别瓶颈的数字核心技术,更要积极构建以中国技术与应用为核心的、自主可控、开放兼容的数字生态,保障和增强我国数字经济的创新性和韧性。并且积极寻求国际合作,推动我国数字生态国际化,建立国际“朋友圈”。

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需大力支持技术攻坚,推动数字产业链协同,实现安全可控、健康发展。首先,中国应努力攻克核心硬件技术,应针对性地对相关技术企业提供支持,鼓励国产芯片厂商与研究机构等互相合作、共享资源,实现技术突破。同时,需要针对数字经济“硬软云网”全产业链构建生态协同,打造健康协同发展的数字生态。以国内龙头企业为创新抓手,鼓励各企业在“硬软云网”不同层面发展优势、实现互补,共同构建以国产企业为主的数字生态。在鼓励和引导头部企业的同时,倡导形成市场化、竞合并存的生态发展机制,加快建立统一标准和治理体系,促进数字生态繁荣发展。

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应在我国安全、自主、可控的基础上向全球数字创新主体开放、与全球数字生态发展融合。我国的数字生态是开放的、合作共赢的,鼓励国外厂商在中国发展,也欢迎全球愿意参与合作的公司参与其中,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推动核心产业安全可控与数字产业开放竞争的双螺旋战略,充分发挥中国超强凝聚力和执行力的优势。我国的数字生态将兼容现有数字技术与标准,加大与各国的技术和应用合作,共同进行“硬软云网”数字产业的建设,真正顺畅内外双循环的堵点,推动数字技术的创新突破和数字经济的全球普惠。

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绝非单打独斗、孤立的过程,而要加快推动我国数字经济的国际化,实现全球共创,共同构建数字命运共同体。推动我国数字生态国际化是构建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的重要手段,也是助推建立全球数字命运共同体的必要途径。笔者认为,关键点在于构建信任,打造国际“朋友圈”,共建可信、可靠、坚韧、多元的全球数字命运共同体。笔者在此提出“三步走”战略,从“善意信任——能力信任——关系信任”,逐步构建信任,推广我国数字生态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建设数字命运共同体。

推动构建数字命运共同体的第一步是构建善意信任,发出中国声音,强调中国和平、共赢、开放、包容的发展原则,倡导形成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数字治理体系,从而树立可信、可靠的数字生态形象。我国可以依托多边伙伴协定,积极参与数字经济的国际议题和交流,构建双多边数字合作协议。在联合国会议、WTO会议、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等重要国际议程和国际会议上主动发出中国声音,尝试大力推进和建设世界数字经济论坛,发挥中国国际影响力。

推动构建数字命运共同体的第二步是构建能力信任,联合伙伴国家进行技术的互补合作、能力共演、社区共创。一方面,联合全球技术伙伴,提升我国数字生态的关键产业(5G、AI、半导体等)创新水平和韧性;另一方面,向全球推广中国数字应用解决方案,尤重点从我国数字经济的优势层面入手,比如大力推动数字平台创新、基础网络设施等出海,并引导我国数字企业从相互独立的产品型出口向平台型出口、进而向生态型出口转变。以软件带动硬件,硬件推广软件,推动形成“硬软云网”数字体系的平台出海和生态出海,扩大我国数字生态的辐射范围,共同打造多元网络。

推动构建数字命运共同体的第三步是形成关系信任,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和主导数字经济的全球治理,推动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制定,促进数字经济在全球范围的发展与普惠。数字经济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全球主要国家纷纷出台相关战略,西方等发达国家已经通过建立各自主导的“朋友圈”,争抢全球数字经济规则的领导权,目前全球尚未形成统一共识,缺乏全球治理框架。因此,我国需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承担大国责任,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引领数字经济的全球治理,在数字技术合作、数据跨境流动等重要领域引领制定标准和规则,推动相关多边机构的建立,倡导多边、民主、透明、公平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构建数字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共建数字创新发展、共享数字文明成果。

(作者戎珂系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长聘教授;康正瑶系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博士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保障粮食安全须重视损耗问题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