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探索“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2022-06-13 18:06:38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学术团队、一流的社会服务能力和一流的国际声誉,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要素,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一流大学评价标准。其中,人才培养居于中心地位,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纵观国内外一流大学,无一不将人才培养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一流的人才培养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建设一流大学就缺乏根基;一流的人才培养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支撑,人才培养作为知识积累和传承创新的过程,客观上有助于促进学科发展分化与交叉融合,推进学科知识体系更新和学科布局优化。

坚定立德树人的根本原则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探索一流人才培养要坚定立德树人的根本原则。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不断提高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打造一流人才方阵。立德树人解决的是人才培养方向的问题,是关乎“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是思想与行为的统一、育德与育才的统一、道德与功利的统一、自我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统一,是以德驭才、以才育德,是将价值塑造有机融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全过程。立德树人也是师生的统一,“立德”是学生德育与师德建设的统一,“树人”是学生成才与教师提升的统一、学生德育与智育的统一、教师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原则,就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突出思想引领和政治导向;就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构建一流人才培养的课程思政体系,不断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就要有明确的导向性,人才培养要与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社会发展需求密切相关,加强“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的方向导向和“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作用、培养急需高层次人才主力军”的价值导向;就要突出科教、产教融合育人,利用好社会实践与网络教育课堂的辅助育人功能,激活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环节的育人效能;还要构建立德树人评价体系与制度保障,打破偏重“才”的固化思维,认识到德育的时间效应,充分利用多元信息化手段,搭建智慧育人大数据平台,指导精准育人与自育,全面提升育人成效。

厘清一流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探索一流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厘清一流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厘清知识结构的本质目的在于“明确现有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是否适合拔尖创新型一流人才培养,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培养什么类型的拔尖创新型一流人才”。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构和课堂教学中,大量引进国外特别是西方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总体上表现为从西方向东方的单向知识引进运动,这显然不利于我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人才培养的知识来源应当扎根中国大地,在核心问题、关键概念、基础理论和方法构建方面形成中国特色,对中国国家建设实践进行经验总结、理论提炼、解释回应,避免落入西方理论体系窠臼。知识体系要适应一流人才培养的需求,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

厘清一流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建构一流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首要的是要“以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人才”,充分发挥学科领军人才、“领头雁”对人才培养的主导和支撑作用,一流的教授和最优秀的教师要站在讲台上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让一流的教师成为一流人才培养的“底色”;要聚焦国家人才需求,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愈发加剧,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培养并非形而上学,一流人才培养的使命在于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要实施制度化、常态化的知识更新与改革工程,使系统的学科前沿知识进课程进教材,及时传播学科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同时引导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避免学生落入“范式陷阱”;要深化资源统筹,通过“双师同堂”“三导师制”等多元方式引入实务专家参与人才培养,开创“高等院校—实务部门”资源双循环运行格局,开展多层次、多元化、跨领域协同育人;要为教育赋能,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个性化、多样化教学模式;要敢于和擅于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重视一流高校一流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也要避免直接照搬,在理念、思路和模式上形成趋同。

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人才培养的着力点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当前“双一流”建设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不足。世界一流人才,一定是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创新是竞争力的源泉。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点,拔尖创新人才则是提升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关键因素。“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

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需要从三个层面着力:一是理论知识的培养,二是实践能力的训练,三是创新思维的养成。专业、充分、广博的理论知识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应该回归其根本,知识学习应该是“其自身目的”,为了领悟知识而追求知识,为了知识传承而传授知识,“教育要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并不将它固着在固定职业之上”;实践能力的训练则有明确目标指向,教育部启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卓越法律人才、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卓越医生、卓越教师”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就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明确的指向要求;理论知识传授的纯粹性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应用性并非孤立或对立,而是知识、能力全面养成的不同侧重,平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教学与能力训练之间的关系,兼顾系统性和实用性,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原则。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养成,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批判性思维是形成个人理性和创造性的关键要素,也是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放到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转变由教师向学生传授标准化知识的“系统知识传授”教学方法,摈弃“学习量加法”思路,要激发学生知识创新的潜力,一流的人才应该不仅是知识的传承者,还应该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要在整体教育理念上重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将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在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上,要从重视学科知识转向重视思维能力培养,教育重点要从知识教学转向知识、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培养并重。

开展交叉学科人才培养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流人才培养的新增长点,是开展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现代科技进步使学科发展既高度分离又深度融合,交叉学科已成为当前学科发展的主要趋势。比利时科学家普里戈金曾预言:“21世纪是综合科学或交叉科学的世纪。”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既是知识融合和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客观需求。特别是新科技革命和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渗透,不仅对自然科学领域提出了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需求,对社会科学如法学、新闻传播学甚至哲学等同样提出了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需求。

开展交叉学科一流人才培养,就要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增加不同专业和学科间学术资源的流动与整合,通过整合不同学科或专业的信息、数据、技术、视角、概念以及理论,促进知识体系结构上不同学科的范式融合、以往被专业学科所忽视的知识领域的发现以及新的知识体系架构的形成;要在课程开放理念的引领下,构建双语课程、国际课程或学科前沿课程体系,帮助学生跨越国界和地理空间,以世界维度的开放视域观察问题、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跨文化理解能力、交叉学科思考能力,增强对世界性问题的认识和批判能力;要开展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创新人员组织管理模式和评价模式,发挥平台在组建跨学科复合型教学团队、联合开发课程和教材、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的探索作用;更要推动跨学科研究与教学深度结合,教研结合是提升一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跨学科研究的成果与体验、研究的热点与前沿融于教学之中,不仅有助于促进人才培养课程知识更新、内容丰富,也有助于学生跨学科研究思维的养成。

教育兴则国家兴,人才强则国家强。从根本上来说,检验“双一流”建设成效的标准主要看培养出了什么样的人才,看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双一流”背景下开展一流人才培养,就一定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持续推进高质量思政体系建设、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前沿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知识传授、素质提升、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融为一体,回归大学的根本。

作者:路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提升主流媒体新闻舆论“四力”
下一篇: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方志古籍工作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