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如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王永斌    2022-05-25 19:11:32    人民网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党和人民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大战略任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时代新人践行使命担当注入精神动力。

坚定理想信念

要使我们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后继有人,就必须加强对后继者的理论武装和思想锻造,要教育引导时代新人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深刻认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特别要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从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引导和帮助时代新人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把伟大建党精神内化为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坚守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敢地担当起“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神圣使命。

落实立德树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后继有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彰显了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价值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决定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方向和道路。因此,要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时代新人深入理解其意义、内涵、渊源和实践要求,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引导他们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从内心深处认同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学好“看家本领”

讲信仰的人,首先要有信仰。教师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更好担当起时代新人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通过深入研究伟大建党精神的的历史渊源、核心要义、生成逻辑、实践要求,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百年历程,讲清楚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百年历史。盘活用好百年党史教育资源,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伟力和价值信仰传递给时代新人,引导时代新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将自己的成长成才始终置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大舞台上。

善用“大思政课”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大思政课”,必须胸怀“国之大者”,要从“大思政课”出发,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实现伟大建党精神育人的全过程贯穿、全课程覆盖,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堂,使其成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挖掘各门课程中蕴含承载的伟大建党精神资源,发挥协同育人在时代新人培育中的联动作用。要贴近时代、贴近实践、贴近学生思想实际,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联结起来。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旧地、博物馆、纪念馆、街道社区以及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展示地等资源,不断拓展时代新人的认知视野和思维空间,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红色实践活动,让时代新人在现场体验中深切感悟真理的力量,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在活动共鸣中把个人“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

(作者系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系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9JDSZK046)阶段性成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以统一大市场夯实消费高质量增长基础
下一篇:建设统一大市场,“赋能”超大规模市场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