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定影响,短期内造成中国部分地区交通和物流受阻、人员流动受困、物资供应不畅等问题。特别是在中国经济活力最强、经济密度最大的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疫情不仅对旅游、宾馆、餐饮、交通等服务行业影响较大,也对部分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形成了短期冲击。尽管如此,中国前4个月吸引外资依然保持逆势增长,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好成绩。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为外资带来了信心与力量。
从供给端来看,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形成了强大的社会生产力和不断提高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实现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为外资来华投资兴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支撑。从需求端来看,中国有14亿多人口和4亿以上中等收入群体,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相对旺盛的国内需求、持续释放的增长潜力,为全球企业来华拓展业务提供了独特的条件和机遇。
除了基础好、机遇多之外,科学、及时、有效的支持政策,也是不少外资逆势“加仓”中国的重要原因。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中国坚持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今年1—4月,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稳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举措。其中,有些举措针对所有市场主体,有些则直接针对外企或外企在华配套产业链。特别是中央和地方纷纷出台的减费退税、减免房租、贷款延期等政策“组合拳”,及时地缓解了外资企业和供应链配套企业的资金困难,为外资在华扎根打了“强心针”、吃下“定心丸”。
从本质上看,这些举措体现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制度的优越性: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各类市场主体能够公平竞争、有序发展;另一方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帮助外资企业稳信心、稳预期、稳投资、促发展。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没有改变,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实现发展预期目标有利条件较多。可以预见,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稳定经济政策措施持续显效,经济运行有望逐步复苏。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未来,中国将持续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而为广大外资企业创造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广大外资企业只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不断加快自身技术创新,扎实提升自身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就一定能共享中国经济开放发展释放的宝贵红利。
作者:权衡(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