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把握产业革命与劳动革命规律 服务共同富裕

兰新哲    2022-05-17 14:53:08   

国内生产总值即GDP增长,靠产业及其产业群发展变革升级;产业发展变革靠职业劳动和庞大的职业就业队伍劳动创造;产业发展创造的高质量成果或劳动果实就是为了实现优先充分劳动就业,从而解决不充分不均衡的主要矛盾,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因此,深化新时代产业革命与劳动革命的认识与研究,揭示新时代产业革命与劳动革命辩证关系,推动产业革命和劳动革命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运用,主动更新劳动观念自觉适应产改和新业态,把产业发展链、劳动就业链、利益分配链有机融合提升,树立依靠科学劳动创造和充分就业分配,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理念意义重大。

—、如何劳动创造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大课题

“劳动创造财富”。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鼓励在百年大变局和构建新格局中,揭示产业升级变革与劳动就业升级变革的辩证规律,把握共同科学劳动把“蛋糕”做大做好,与通过改革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的规律,敏锐推动新时代产业革命与劳动革命协同发展,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理论创新和实践路径有益探索意义深远。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靠全体人民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劳动创造。“发展产业创造财富、制度优越决定幸福”,科学劳动实现梦想。其本质和基础是,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劳动高质量创造及制度改革创新完善;其升华是,产业革命、劳动革命与社会革命全面深度融合。

劳动创造是做大做好“蛋糕”的前提。“勤劳致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让劳动者在岗位上奋斗。这正是为什么中央要把“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实施“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说明现阶段共同富裕的主要途径是坚持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通过充分劳动就业、科学智慧奋斗、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通过制度优越性和机制创新分好“蛋糕”的基本原则不会变。

产业发展体现劳动创造。新时代,深刻认识产业革命发展规律和内在本质,科学把握产业革命与劳动革命辩证关系,从灵魂深处考量共同富裕的战略路径,才能真正领会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根本总旨和核心要义,才能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做出合格圆满答卷。

2021年经济工作会议通报两大数据,凸显经济发展与劳动就业。一是通过高质量产业发展,当年GDP约为114万亿,表明战胜疫情,全体人民国内经济创造力稳中有进;二是通过劳动就业优先政策继续强化、实施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表明稳发展、稳就业、稳民生推动共同富裕的系列政策组合拳坚强有力有利有效。

新征程矢志不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2年经济增长和城镇调查失业率的两个主要指标均为5.5%左右,表明更加充分更加高质量发展和更加充分优先高质量劳动就业创造,仍然是新时代主旋律指挥棒和努力方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大课题。挑战毅力和智慧,需奋力前行。

两大数字指标旗帜鲜明,体现发展为了全体人民,发展依靠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必须践行共建共享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依靠产业依靠劳动创造。

归根结底,产业革命协同劳动革命是推动服务共同富裕的大课题。处理好劳动创造和科学分配的不充分不均衡这对主要矛盾,首先要从劳动创造做大“蛋糕”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入手。

二、深刻认识产业革命与劳动职业革命的内在规律

产业与劳动职业体系变化数据,说明产业革命与劳动职业革命天然依从,协同变化,相生相克,对立统一。我国从农耕产业发展到现代产业体系,劳动职业也从360行演变成有上千行业的现代职业体系。现代产业革命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如今,根据«2017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国家标准,我国现行国民经济行业产业,按三大产业共分为20个门类,97个大类,473个中类、1381个小类。与2011年版比较,门类没有变化,大类增加了1个,中类增加了41个,小类增加了286个。并于201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劳动革命的波涛也是一波接着一波。自古到今,根据2021年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职业分类结构为8个大类,75个中类,434个小类,1481个职业。与1999年相比,维持8个大类,增加9个中类,21个小类,减少547个职业。

从产业类别的增加和劳动职业类别的有增有减,可以看出,产业革命与劳动职业革命演变规律的复杂性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深化研究有利于揭示二者变化本质,精准研判趋势,服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路径科学选择。

(一)近现代产业革命历经四次浪潮

产业革命,应该包括农业等一次产业,现代工业等二次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三次产业的整体革命。本文主要讨论产业革命与城镇劳动就业关系,特聚焦在近现代工业产业革命、现代服务业革命及其多次革命对劳动革命就业变化的冲击变革影响。

普遍认为,从十八世纪以来,世界近现代历经四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跨越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中叶的蒸汽技术革命,标志着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跨越十八世纪十九世纪中期的电气化技术革命;使得电力、钢铁、铁路、化工、汽车等重工业兴起,石油成为新能源,交通迅速发展,国际交流频繁,标志工业化的成长。第三次工业革命是跨越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中后期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随着信息国际化化、资源国际化化、市场国际化化、贸易国际化加剧,标志工业化严重影响世界格局。二十一世纪正在经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人工智能、新材料技术、分子工程、石墨烯、虚拟现实、量子信息技术、可控核聚变、清洁能源以及生物技术等为技术突破口的工业革命,也是一次绿色工业革命。

四次工业革命,也使一、二、三次产业发生协同变化。其中,第一产业,1个门类4个大类;第二产业,4个门类46个大类;第三产业,18个个门类47个大类。支撑着国民经济的有效运行发展。

(二)近现代产业革命取决于科技革命及科学革命

引发历次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均为科技革命。第一次是蒸汽技术革命;第二次是电力技术革命;第三次是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第四次是网络与人工智能、物质与虚拟现实、生命与新能源等技术革命。令人震撼的是,迄今这些技术仍然在不同程度的发挥着协同创新作用。

科技革命取决于科学革命的创新引领。据360百科“科学知识体系的根本变革”描述,近代科学革命起源于中世纪。第一次科学革命发生于16至17世纪之间,以哥白尼的"日心说"为代表,通过与神学和经验哲学的交锋,建立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诞生。第二次科学革命发生于19世纪,以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的重大理论突破为主要内容。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等为标志性成就;第三次科学革命发生于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X射线、电子、天然放射性、DNA双螺旋结构等的发现,使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由宏观领域进入微观领域。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使物理学理论和整个自然科学体系带动技术革命翻天覆地变革,标志着科学发展进入了现代时期。第四次科学革命发生于二十世纪,是系统科学、新老三论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纳米化学、生物医药等科学的技术集成与方法整合,系统生物科学的诞生开启第四次科学与技术革命。

社会科学革命对产业革命、社会革命和改革开放体制机制变革,对解放生产力、激发创造力、生产和丰富人类精神财富和治理体系创建等,也有与科技革命改变和直接影响产业革命相似的逻辑。

科学最大的乐趣和成就在于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和发现自然规律,技术的最大魅力在于升级产业改造世界。科学技术有天然的自我完善自我进化动力。经过四次科学革命集成发展进化,已经形成复杂的具有人类智慧主导人工智能参与进化的现代科学体系和复杂巨系统,引领决定着未来技术革命的走向,其中颠覆性科技革命会导致产业革命。

(三)产业革命与劳动革命相辅相成对立统一

产业革命伴随劳动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产业革命与劳动革命互为因果。产业革命的初期对劳动就业革命发展有“竹子定律”效应。产业革命的浪头往往打击劳动就业,但随着产业革命深化又会滋生伴生新的劳动方式和新业态劳动岗位。例如,从计算器革命到计算机行业的出现。初期造成大量劳动力转移,中后期由于更多劳动者加入创新,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应用产业拓展深度普及化,其发展潜力和对劳动就业的拉动也铺天盖地。

产业革命也对劳动生产力转移重构提出新挑战。产业升级换代革命,使大量劳动者从繁重艰苦危险等劳动强度大的行业转移出来的同时,也挤压劳动就业引起一系列社会分工和岗位重构。实际上,后现代农业、后工业产业革命发展的这种趋势造成的劳动就业失衡,将在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的城镇化过程中得到充分释放和逐步平衡。这也是城镇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也是现代服务业革命的现实性和必然性。警示人们,需要从灵魂深处考量选择产业变革速度、数量质量与劳动就业优先战略服务共同富裕路径的紧迫性。

三、揭示产业革命与劳动革命规律服务共同富裕

产业和职业是发展和就业的真实反映。有效GDP增长靠产业实现,靠职业支撑。我国现有23个门类、99个大类、1381小类产业与8大类、75个中类、1481工种或劳动职业对应,如此巨大的矩阵耦合交叉,简单直接排列组合就有百万种可能性,基本反映出全国数亿劳动者的劳动就业和创造现状图谱。

可见,把握产业革命与劳动革命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重要性。虽然我国已经形成的巨大复杂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劳动职业体系,支撑我国成为当今世界现代产业体系和职业体系最全面最完整的国家,正在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发挥着磅礴力量。但新时代其以最优途径服务共同富裕仍然是大课题。

(一)用新时代政治经济学规律把握产业革命的精髓

建党百年和建国七十多年的奋斗积累,已经使我们有条件和资格站在正在经历的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前沿并跑领跑。

新时代高质量产业发展与产业革命离不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引。“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

运用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方法指导实践,学深悟透把准“资本投入、劳动效率、分配机制”之间的主要内在规律,揭示创新链、产业链、劳动就业链、评价分配链之间的依从辩证关系,是践行“稳中求进”总基调,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处理好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劳动就业不平衡、不充分主要矛盾的指路明灯。

及时把握现代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数字产业化、链条化、集群化这个最大变革因素,把握后工业化及城镇化第三产业的就业再造机遇。

(二)把劳动科学成果应用于新时代劳动革命实践

理论要联系实际。面向劳动科学前沿、面向重大需求、面向高质量发展劳动市场,深化劳动科学研究和战略研究。针对劳动科学应用研究滞后、宏观就业岗位创造不足、岗位规划设计不合理、供需信息不对称等系列难题展开研究,主动研判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劳动方式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提出切实岗位再造策略扩大就业。

用劳动科学原理方法研究产业革命、社会革命、科技革命、能源革命等变革规律及分化趋势等,敏锐地意识到新技术的变革价值和影响,预判发展与就业挑战。支持发展民营及中小微“专精特新”市场主体吸纳就业,推动城镇化及乡村振兴繁荣现代服务业作为未来扩大就业的蓄水池。

建立劳动科学与革命研究长效机制。发挥宗旨坚定性、机制灵活性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重视实体经济与数字新经济对劳动供需改革研究,不断深化发展与就业领域系统战略研究,推动成果应用,服务共同富裕。避免为发展而盲目发展过剩产业,为就业而盲目无效就业。

(三)顺应时代潮流转变劳动观念服务共同富裕

弘扬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深刻转变劳动观念。高举“中国梦•劳动美”旗帜,营造“人尽其能、劳者有其岗”氛围,构建人人科学劳动发展、个个奉献合理分配致富的绿色劳动生态。

顺应百年大变局,自觉转变劳动观念。更新观念是社会革命自我革命的前提,是深化改革开放的必然。转变劳动观念,才能弘扬先进劳动文化精神,践行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共享保障劳动的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

顺应产业革命与劳动革命大势,主动转变劳动观念。研究新经济、认识新业态,把握产业体系和职业体系及其分类的动态变化规律,实施再造新岗位、保障新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劳资关系和劳动自洽机制。提高劳动效率、节约时间成本,激发爱护劳动者的绿色创造性。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支持竞争性就业;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鼓励和谐就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坚持社会主义劳动美学道德伦理,客观转变劳动观念。发挥工会五大优势主动作为,推动劳动观念转变,推动劳动领域自我革命前景广阔。融合贯通劳动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职工文化,加强思想引领,夯实高质量发展和科学劳动基础,增强应对突发危机如抗击疫情、老龄社会等实力。大力倡导公益劳动、义务劳动和互助劳动等,同时,要提倡节约劳动,不失时机地推动劳动革命现代化。

转变劳动观念既要全民动员,也要从娃娃抓起。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劳动教育、职业教育和就业再就业培训,努力培养造就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新时代劳动者及其接班人。

劳动创造历史是颠覆不破的真理。学历史让人回头寻根问祖、不忘初心不忘本,传承优秀先进劳动文明。学历史也让人抬头高瞻远瞩,汲取智慧增强力量、勤奋劳动创造美好未来。借鉴历史主动科学劳动智慧奋斗,服务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已成时代选择。

劳动推动人类文明大同。构建新格局奋进新征程。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业革命呼唤劳动革命服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可能惠及全人类。(作者为陕西省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领悟从“廉政文化”到“廉洁文化”的转变
下一篇:找准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着力点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