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

2022-04-21 17:46:25    中国经济网

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要求,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研究推动适时组建全国电力交易中心。这为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自2015年新一轮电改以来,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新能源发电陆续参与市场,燃煤发电上网电价进一步放开,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市场。2021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较高,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日渐凸显。不过,在具体实践中,体现我国电力供需格局和电力系统特征的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建设还不健全,以行政区域为边界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

多年来,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各行政区多考虑自身产业政策和上马项目的用电需求和负荷增长,并优先安排和发展区域内的电力资源,未充分考虑省份间、区域间电力资源的协同开发和利用。与此同时,在电力供求矛盾突出的高峰时段,一些地方优先满足自身区域的电力平衡需求,跨省份跨区域电力资源的协调难度较大。现阶段,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仍以省内市场交易为重点,省间和省内电力市场相对分割,各级市场定位、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还不完善,难以满足大规模的电力资源流动需求。超大规模电力资源在省份间、区域间流通,或多或少受到地方保护和市场壁垒限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国范围内的电力资源统筹安排和有序发展。虽然我国已经建成超大规模电力系统,但是在多层次统一的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方面仍待完善,以更好地实现超大规模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共享互济和优化配置。

推进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需要立足我国电力资源现状,适配和兼容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加强电力市场在空间、时序、品种层次的紧密耦合。

加强电力市场在空间层次的紧密耦合。我国电力能源供给和需求的逆向分布,80%的风能、90%的太阳能资源集中在“三北”地区,负荷需求主要集中在“三华”地区,决定了我国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电力供应和规划格局,大规模清洁能源消纳需要跨省跨区合理流动,迫切需要加强全国、区域、省份在空间层次的紧密耦合,充分利用市场价格信号引导和鼓励清洁能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效利用。各级电力市场紧密耦合需要以全局化、系统化思维开展统一市场的总体设计,明确各层级电力市场的功能定位和运行边界,完善各层级电力市场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持续提升全国范围内电力资源优化、互济和共享能力,保障电力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加强电力市场在时序层次的紧密耦合。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中长期+现货”的电力市场体系,但中长期市场和现货市场在交易机制、交易模式、交易标的等方面还未实现有效衔接,尚不能兼容大规模清洁能源和大范围用户参与市场。加强电力市场在时序层次的紧密耦合,需要结合清洁能源的技术经济特性,明确中长期交易和现货交易的功能定位与运行边界,创新中长期、现货交易机制和交易模式,强化电力中长期市场对冲交易风险和现货市场发现价格信号的市场属性,实现电力市场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营。

加强电力市场在品种层次的紧密耦合。新能源发电具有不确定性和间歇性,高比例新能源渗透对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资源提出更高要求。当前,我国电能量市场推进较快,但体现灵活性资源价值的辅助服务市场建设相对滞后。电能量、辅助服务交易品种的紧密耦合需要依托我国电力资源分布的空间格局,积极引入分布式发电、新型储能、负荷聚合商和虚拟电厂等多元主体参与电能量、辅助服务市场体系,完善和细化调频、调峰、备用等辅助服务交易品种,深化电能量和辅助服务的结算和分摊机制,实现电力市场交易与电力系统运行的有效衔接和互动。(汪鹏、鞠立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论全球发展倡议的重大意义
下一篇:打通绿色金融服务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通道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