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布新局

2022-04-12 17:41:56    人民日报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明确”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布新局、开新篇。

深刻认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历史大势和时代潮流,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部署上,创造性地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丰富和发展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互促进、统筹联动,从全局上确立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规划和部署,体现出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从全局上确立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迫切需要我们党从全局高度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明确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路径。

为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路径。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发展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有效化解新时代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只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有着丰富的内涵,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转变为现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更多更好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统筹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互促进、统筹联动。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统筹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从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三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党的十六大以后将总体布局拓展为“四位一体”,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我们党始终顺应历史大势、顺应人民需求,不断与时俱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布局。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同时,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相继就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专题研究,逐步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调整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确保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延续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统筹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全面、系统、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创造性运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两点论”“重点论”,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在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互促进、统筹联动进程中,统筹协调政府与市场、开放与自主、改革发展稳定、稳与进等各种重大关系,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渐进和突破相衔接、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不断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每一个方面都是有机联系的,都要将其作为有机统一体来统筹把握,从而更好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各项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整体效果。

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推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互促进、统筹联动,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围绕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进行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谋划,加强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项举措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的研究,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普遍与特殊、总体与部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集中体现了我们党致力于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利益的历史自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生动反映了我们党为了人民利益而不懈奋斗、不断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推进国家治理深刻革命、敢于自我革命的使命担当。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互促进、统筹联动的新征程上,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致、内涵相同。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来谋划和设计的,分别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上提出了明确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这五个关键词,生动地阐释了“五位一体”的发展目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成就。

作者:王伟光(南开大学终身教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要求
下一篇:运用系统观念推动各领域工作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