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多方联动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2022-04-02 16:00:04    中国教育报

2022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将达到1076万,就业形势复杂严峻。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关系着亿万家庭福祉,更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目前,高校毕业生常常感慨“工作不好找”“不知道到哪里找工作”,用人单位也常面临“招聘成本增加”“招聘不到合适人选”困境,“有业难就”和“有岗空聘”现象并存。

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中这种人岗空配现象,既有结构性失业,也有摩擦性失业;既有放弃就业的“主动型失业”,也有市场需求不足、能力素质要求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淘汰型失业”。从市场需求来看,受经济结构调整、新技术快速发展等因素影响,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之间用人需求不断变动,从而造成岗位流动。从高校毕业生群体来看,受网络“原住民”文化影响,现在的高校毕业生更青睐以网络为中心就业,传统岗位的确面临招工难局面。

解决人岗空配难题,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渠道是关键。要通过渠道建设,让岗位信息动起来,让求职者与招聘方有充分、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进行匹配。近年来,政府、企业、高校纷纷出重拳,从积极拓展政策性岗位、积极拓展市场化岗位等方面入手,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总量,稳住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体稳定,在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体系、积极拓宽基层就业渠道、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拓展新兴领域就业空间、持续推进创业带动就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大力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需要发扬以往成熟的经验,以夯实工作基础,更需要创新思维,以提升工作成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情况下,拓宽就业渠道,促进毕业生就业,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联动,综合施策,让岗位真正“动”起来。

一是让岗位能“打眼”。在学生群体中曾流行这样一句话,“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的钱”。同理,在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很难找到自己不了解的工作,单位永远不会招聘自己不了解的员工。促进岗位信息在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快捷流动,能有效提高双方的匹配机会和匹配效率,从而促进就业。为此,政府部门要发挥资源统筹优势,搭平台、建机制,培育开放、自由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和规范、有序的就业制度。社会力量,尤其是招聘类平台,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业优势,广泛汇聚市场化社会化就业资源,借助科技实现就业信息精准推送、智慧推送。高校要以学校大型就业双选会、宣讲会等为载体,不断丰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发挥高校就业市场主渠道作用。高校毕业生要积极主动对接用人单位,寻求学校就业指导,以充分了解岗位信息,为自己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二是让岗位能“动心”。高校毕业生有业不就,或因考研而暂不就业,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对现有岗位不感兴趣,或者对新的行业、新的职业不够了解,对自身认识不清。自视过高则会对岗位的期望值偏高,脱离社会生活实际;自视过低又会对干好工作缺乏信心,容易陷入“习得性失助”陷阱。为此,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消除体制机制障碍,为高校毕业生在新领域、新行业就业保驾护航。社会各界,尤其是用人单位,要坚决破除“五唯”,反对就业歧视,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用人单位要创新招聘形式,充分、准确传达岗位信息,消除高校毕业生对岗位的误解误读,用岗位吸引人,用事业留住人,用发展成就人。最近,不少用人单位以工厂大院、流水线车间为拍摄背景的招聘短视频,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高校要结合就业形势,做实做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指导,帮助毕业生调整就业预期,找准职业定位,既不好高骛远,也不自降身价。高校毕业生要主动担责,就业问题不能一推了之,要承担主体责任,遵循内心渴望,勇敢追求梦想。

三是让岗位能“上手”。在实际生活中,高校毕业生常常遇到欠缺工作经历和从业经验等现实问题,难以对接用人单位需求。对此,政府要构建联动机制,发挥引领作用,为用人单位和高校的深入合作牵线搭桥。用人单位要主动担当起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发挥实践育人的优势,主动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吸纳高校学生开展在岗见习、实习实践等活动。高校要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把实践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产学教研融合,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全员全程全方位开展就业育人。大学毕业生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意志,在实际岗位上增长才干,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在科研一线、在工作一线、在岗位一线成长成才。有了较强的实践能力,就业天地就会变得愈加宽广。

作者:莫海兵(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就业指导办公室主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统筹合作防范风险,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
下一篇:在城市更新中让历史文脉“活”起来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