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之后,我国疫情感染人数不断上升,感冒、退烧类药物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在当下,小小的一板药片,已经成为了十分珍贵的物资。而近日也出现了很多与药物有关的报道。12月20日,女子点外卖时备注全家都阳了,恳请老板送到门口,打开外卖时竟发现一起送来的还有4粒退烧药,女子因家中有药又将药捐赠出去。12月18日起,一名95后姑娘就开始为发烧或行动不便的群众免费送上家中囤的药物,在药箱见底时,一些市民朋友又主动联系她送上自己家中的药物。目前,她已经送出了一千多粒退烧药。
流动的是药片,凝聚的是人心。药物只有在病人身上才能发挥作用,此时将囤积的感冒药捐赠出去,一方面为需要的人提供了及时的帮助,一方面也让闲置的物资得以发挥功效。一个小小的捐药举动,将守望相助的民族团结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如此大的市场缺口,个人的努力再大也是杯水车薪,仅靠普通群众抱团取暖显然不可取。
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感冒药会如此紧缺?是市场供应不足吗?根据调查,我国是全球布洛芬出口大国,每年布洛芬产量占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即使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布洛芬消耗急剧上升,短期供应难以跟上,但我国有能力生产布洛芬的上百家药企正24小时开足马力地加班生产。国家药监局也声称我国原料药产能充足,完全能够满足国内生产需求。
药物供应并不缺乏,那为什么还是一药难求?据澎湃新闻报道,多家龙头药企将之归咎于消费者囤货。笔者观察,囤货者多出于两种心态,一种是应对危机的恐慌和盲目从众;一种则是恶意的囤货居奇,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前者。一些人原本并没有抢购药品的意愿,但眼看市面上的感冒药越来越少,害怕万一生病求救无门,于是选择了加入抢购大军。换句话说,恶意囤货者击垮了他们不抢购药品的底气。
人性经不起考验,单靠消费者自觉显然不可取。虽然已经有法律明文规定,无药品经营许可证者不得经营药品,但违规操作并不罕见。一瓶小小的感冒药,在黄牛手里甚至能够炒到几千元的“天价”。而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甚至还出现了如何定位在偏远小城市抢购当地药品的教程。面对这些发国难财的贪婪狼犬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光靠批判和呼吁是难以叫醒他们的,只有将政策和法律不打折扣地落实才能扼杀这些行为。
归根结底,这场药品风波属于一种市场乱象,需要相关部门加强预防与监管工作,发挥“无形的手”的力量。首先,因疫情政策调整导致的药物资源短缺属于人为可控范畴,与疫情暴发初期的口罩资源短缺有着本质区别。如果在政策调整前做好药物储备,想必不至于如此慌乱。其次,对于市场乱象的反应速度需要加强。在政策调整初期,个人购买药物并不限制数量,也就出现了一些人在药店采购药物宛如买年货的奇景。疫情暴发导致药物短缺是必然的,如果一开始就能下达限购令,实行身份证购买制,想必囤货行为也难成气候。最后,监管部门应加大力度管理药品的流向,如果能实时监管经销商销售的终端流向,那么囤货之风必可扼杀于摇篮之间。
疫情当前,只有万众一心才能渡过难关。此时此刻,让感冒药多发挥一些它的本质价值,少发挥一些经济价值吧。国难财,不烫手吗?
(吴小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