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绮(西南交通大学)
近日,话题#无所谓文学#在抖音走红。在该话题下,许多留学生在视频里面做着与即将截止的学业任务无关的事情,比如做饭、给玩具植物浇水等,搭配文案如“三千字的essay一字没写 无所谓 我会在深夜的伯明翰做柠檬鸡爪”“作业一字未动 无所谓 我会在深夜的巴黎煮茶叶蛋”等。随后“无所谓文学”的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网友参与活动,在抖音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在社交媒体上,“无所谓文学”引发了青年的网络狂欢。
那么,“无所谓文学”为何能火爆出圈呢?笔者认为,“无所谓文学”是在符号化娱乐、社会现实因素、青年社会反思心理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场群体性的狂欢活动。
“无所谓文学”依托新媒体环境,搭建起共享的情绪宣泄和释放压力的平台。借助新媒体技术和社交媒体平台,青年群体可以随时随地参与“无所谓文学”的话题讨论和互动。学者李欣、彭毅曾谈到新媒体技术构筑了个人自我呈现的新场景,数字虚拟空间打破了以往单向传播的信息链,提供了相对自由的话语空间。在此背景下,个人自我呈现的前后台边界逐渐模糊,青年网民在抖音的“无所谓文学”表演不再是一个人的狂欢和专属的疏解压力的出口,其他网友通过观看、互动、拍摄视频再创等方式,也能加入“无所谓文学”的大军中,共同参与这场网络狂欢。正因为 “无所谓文学”是一种共享式的解压方式,能够容纳广大青年在视频中宣泄情绪与压力,才能火速走红网络。
“无所谓文学”打破圈层隔阂,引发青年群体的情感共鸣。目前为止,抖音话题#无所谓文学#播放量已经达到了3565.5万次,有806.3万人次在看。“无所谓文学”最开始是在留学生群体中兴起,许多留学生因为课业压力大而拍视频进行自嘲、释放压力。现实中,因为学习经历、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等差异,留学生群体和本土青年群体属于不同的圈层,由于圈层文化和时空距离的影响,两个群体间难免存在刻板印象并引发隔阂。
但是在此次狂欢中,“无所谓文学”发掘出二者所处情境和面临压力的相似性和两个群体的交汇点,一下子就拉近了两个群体间的距离。无所谓就是指不在意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态度无论是在留学生群体,还是本土青年群体的视频里都体现得淋漓尽致,做着与学业任务毫不相关的事情反映了青年群体想要逃避现实的心理。在这一过程中,视频的文案中有关期末、ddl逼近等内容和逃避现实想要喘口气的心理契合了二者的情感需要,让青年们找到了共同的情绪释放点。他们看到了其他圈层中的青年也同样面对繁重的学业任务和生活压力,由此引发了青年群体对相关问题的情感共鸣。情感共鸣就像磁铁一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参与其中。
“无所谓文学”是青年对过度追求工具理性的群体性反思的体现。马克思·韦伯把人的理性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价值理性与人的信念、目标等相对应,而工具理性则强调效率和成果。当前社会下技术、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文明不断进步,但是出现了工具理性逐渐成为社会价值导向、价值理性萎缩的问题。社会过度追求效率和成绩,青年群体承受着巨大的课业、工作压力,某种程度上缺少个性化发展和追求自由的空间,在焦虑和内卷的裹挟下面临不小的精神压力,因此逐渐引发青年群体对现实的反思与反抗。而“无所谓文学”的出现恰好契合了青年群体的需要,他们通过这种网络狂欢的方式进行着戏谑式反抗,反思过度追求工具理性对个性的压抑。深度层面上来说,“无所谓文学”成为青年群体反思工具理性的工具,因此群体性的活动也助推着“无所谓文学”出圈。
从“无所谓文学”出圈原因来看,“无所谓文学”看似毫不在意,但其实却是青年人适应生活、调节压力的体现。“无所谓文学”出圈背后,是青年人群疏解压力和焦虑的创新性表达。当然,我们对“无所谓文学”的认识不能单纯停留在它是一个青年娱乐方式和网络热梗上,更要看到戏谑、躺平的话语表达下是青年对生活的在意和努力,是青年群体缓解现代性焦虑的一次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