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阳”还是“羊”?谨慎疾病污名化

2022-12-16 17:05:07    红网

近日来,随着疫情的不断蔓延,被感染者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大家逐渐将被感染看做一件常事。在各种社交平台上网友们经常开玩笑式地将阳性患者称为“小羊人”,还将阳性划分等级,无症状感染者称为“喜羊羊”,高烧不退的感染者称为“沸羊羊”……这样的玩笑确实在如今紧张的疫情环境下带给了大家了一丝欢笑,但本该严肃的疫情话题被这样娱乐化真的是我们所想看到的吗?

社会学家戈夫曼就曾提到,当我们将自己看作“真正的人”而把他人看作“不是真正的人”,使其丧失健全的人格形象时就是在矮化他人。以“羊”为代名词去指代被感染者就是在矮化他们,也被称作语言矮化。

在各种“梗”满天飞的如今,语言矮化已成为普遍现象,或许大部分网友并没有恶意,只是出于好玩的心理这样形容,但也却在无意中伤害了他人。尤其是有些网友提出让阳性患者换上带有羊形象的头像,由此来决定是否与他们接触时,就已经在未感染者与被感染者之间砌起了一道无形的墙,将两者分离开来。出于对自我的防护,提出与被感染者保持距离本是正常的,很多阳性患者在得知自己被感染后也选择了自我隔离,尽量避免去感染他人。孤军奋战的他们本就身体不适,在看到这样的言论时又怎能不寒心,这无疑是对他们心灵与身体的双重伤害。虽说没有恶意,但又确实使不少人感到了不适。我们不禁要开始反思不好笑的笑话又真的能称之为笑话吗?

长久以来,疾病的污名化问题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究其根本,网友们之所以以“羊”替“阳”是源于对病毒的恐惧。我们不敢去正视病毒,害怕病毒所带来的伤害,仿佛直面它的名称都是对自己的一种伤害,就像我们会去主动躲避对于“死亡”的谈论,因为恐惧产生了躲避,缺少直视其的勇气导致了代称的产生。

可怕的从来就是病毒,而不是那些被感染的患者。他们只是生病了,他们同样也是病毒的受害者。他们在遭受着病痛的同时,还要害怕传染他人,以免成为别人眼中的病原体。对于网络上的言论他们无力反驳,他们在网友的嘴里从活生生的人变成了等着转阴的“畜生”,即使这样被物化,他们也只能沉默,因为他们在被感染的那一刻就已经被划入了不占理的那一方。

即使随着被感染者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用“羊”来自嘲,甚至有人以“阳”为荣,歧视未感染者。今天我们以“羊”代“阳”,那么明天又会用什么称呼来编排阴性人员呢?无论疫情处于什么阶段,这种“去人性化”的称呼始终是对人的不尊重,极有可能会产生次生伤害,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形成恶性循环。

在去“羊”的路上,不仅仅需要媒体的不断引导,还需要国家真正去重视相关问题,出台相关政策,打造一个公正的社会环境的同时加强对防疫知识的普及以及医疗资源的跟进,让人们消除对疾病的恐惧,真正地去正视它。相信随着疫情态势不断变好,“阳”真的可以不再变“羊”。

(姚羽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推动各项优化措施落地见效
下一篇: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共同讲好共建“一带一路”故事

共同讲好共建“一带一路”故事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