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男性家暴受害者,不该被“隐藏”

2022-12-16 15:50:50    光明网

提到家暴受害者,很多人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个伤痕累累的女性形象。但实际上,男性也可能成为家暴受害者。由于社会观念等原因,男性家暴受害者往往更倾向于默默忍受,而不是向外求助。这进一步导致他们消失在大众视野当中,仿佛被“隐藏”。

而男性家暴受害人也往往选择把自己“藏”起来。今年10月,湖北荆门市掇刀区法院签发了一份男性人身安全保护令,责令陈某不得骚扰、跟踪、威胁、打骂其丈夫杨某及其亲属。这是湖北首份男性遭受家暴后签发的人身安全保护令。

但仅仅一周后,当事人杨某就要求撤销这份人身安全保护令。原来,他因为保护令遭到了嘲笑。“他的家里人知道后,就觉得他太没出息了,亲戚朋友们也都笑话他。”

这显然是一种恶性循环。男性遭到来自家庭的暴力伤害,本身就是受害者。但他们不敢声张,不愿寻求来自法律和社会的帮助,就只能陷于受害的泥泞中,无法挣脱。而这种沉默和退让,又必然会反过来助长暴力的气焰,令施暴者有恃无恐。

由于信息的缺乏,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统计能为遭受家暴的男性画像,但是,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在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2.9%的女性和19.9%的男性曾遭受家暴。可见,男性遭遇家庭暴力并不是个别现象,也不该被忽视。

无论是男性家暴受害者自发地选择“躲藏”起来,还是社会公共视野对他们的“隐藏”,归根结底,仍然是性别偏见在作祟。在传统观念中,男性应该是强大的,处于支配地位的。尤其是在女性面前,他们应该展示出“男子气概”,与“柔弱”的女性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性别偏见当然深深地伤害了女性。在过去,我们常常批评这种“男强女弱”的刻板思维让女性频频遭遇“职场天花板”,导致事业有成的女性被污名化为“女汉子”等。但是,男性家暴受害者在公共视野中的“隐形”提醒我们:男性同样是这一偏见的受害者。

在这种性别偏见之下,一旦男性无法表现出自己的强大,就会招来怜悯的目光。尤其是当他遭到来自女性的暴力时,更是无法获得同情,反而会受到人们的嘲笑。这对于受害者来说,无疑是双重伤害。

然而,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可能成为家暴的施暴者和受害者。家暴受害者应该接受的不是嘲笑,而是帮助。这种帮助,首先应该从观念的转变开始。只要是暴力,就应该受到谴责,其中涉嫌违法的还应该依法追究责任。只要是受害者,就应该受到同情,其中无力自救的,相关部门应依法予以救济。

别再用异样的目光看待男性家暴受害者了,偏见会让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即使无法与他们共情,也该积极支持他们向外界寻求帮助。我们要鼓励男性家暴受害者勇敢地站出来,就像我们曾经这样鼓励女性家暴受害者一样。让更多家暴的阴暗角落暴露在阳光下,才能更好地消除暴力。(土土绒)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推动各项优化措施落地见效
下一篇:做好粮食增减取舍大文章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共同讲好共建“一带一路”故事

共同讲好共建“一带一路”故事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