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新冠保险引热议,也是一次保险教育

2022-12-16 15:35:08    光明网

近期,伴随新冠肺炎疫情防疫政策的调整,一直备受热议的新冠保险再度引发关注,到底买什么保险,“阳”了能理赔?还有人担心,“阳”了之后会否影响后续投保?谈及购买保险的作用,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不能预防新冠感染,购买保险可以适时提供帮助,如万一感染且引发其他症状,住院治疗医疗费用可以报销,一些产品还可提供住院津贴,补偿住院期间的收入损失等。

新冠保险再次成为热点,与现实的变化有关。一方面,防疫“新十条”发布后,多家保险公司对包含新冠确诊责任的保险产品采取了紧急下架的调整处理;另一方面,随着感染风险的普遍增大,“新冠保险”的价值又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在微博、微信、豆瓣、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如何购买新冠保险”“新冠保险理赔条件”等词条最近均引发热议。

客观说,随着防疫进入新阶段,对原有的新冠保险产品进行调整,以及公众对保险的态度发生变化,其实都是很正常的事。每个人都想以最小的成本购买保障力度最大的保险产品,但保险公司所考虑的恰恰相反。所以,对想要购买保险(不止是新冠保险)的人来说,都要明白一个道理,要不要买,如何买,还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定,没有绝对的标准,关键是做好风险评估和价值取舍。当然,人们对新冠保险的需求,应该会越来越侧重于对重症医疗的保障。这方面,需要保险公司从长计议,拿出在产品设计、定价上都更为社会所接受的产品。

但就眼下来看,个人选择新冠保险时切勿盲目跟风。一则,无论是保险公司的产品设计,还是监管部门对于新冠保险的规范程度,眼下都仍处于一个摸索的阶段,很多产品都难言成熟。比如,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就是,并不是检测呈阳性就能够理赔成功,这里面涉及医学上如何界定确诊等问题,因此理赔过程较为复杂。

二则,太多的前车之鉴也表明,一些新冠保险可能看起来让大家多了份保障,但要真正“拿到手”可能并不容易。如今年9月份,银保监会发布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关于2022年第二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在涉及财产保险公司投诉中,涉及新冠疫情隔离相关保险等财产险其他保险纠纷2434件,占比24.22%。尽管现在的保险产品已出现了很多变化,但新产品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可能依然不会少。

一定程度上说,新冠保险从产品设计因应外部的变化的快速调整,到消费者认知的变化,以及理赔过程中所出现的纠葛,未尝不是一种之于全民的保险教育。随着社会保险意识的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关注保险,这是好事,但可能从来没有哪一个大的保险品类像新冠保险这样引起社会的集体关注。这个过程中,也恰恰为更多人了解保险、理性看待保险、审视自我保险需求提供了机会。当然,这也提醒,做好保险常识教育的普及,可能也是更好保障社会稳妥、从容度过疫情,值得重视的一环。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推动各项优化措施落地见效
下一篇:布洛芬断货,黄桃罐头脱销?不盲目抢购也是应对疫情的良方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共同讲好共建“一带一路”故事

共同讲好共建“一带一路”故事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