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这为国家公园的长期建设指明了方向。自成立以来,国家公园肩负着保护水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等,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使命。要呵护好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国家公园对生态环境进行了有效恢复,既科学全面地保护了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繁衍,更有利于加强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国家公园面积广袤,传统的“人看人守”模式已行不通。因此在恢复生态的过程中,应该加大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为国家公园的建设提供科学监测和智力支撑。如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创新建设的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体系,可实现对公园内的实时监测、调度、预警,为打造智慧国家公园提供了范例。
此外,还需创新共同责任工作体系、完善管理制度体系。野生大熊猫的栖息地涉及四川、甘肃、陕西3省,野生东北虎豹主要活动在黑吉两省,原有各类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分治,生态功能条块分割,难免产生管理边界模糊、权益不落实、监管者职责不清等问题。国家公园成立后,统一规划、协同推进、高效管理、整体保护、系统修复,有效解决了这些矛盾。大熊猫国家公园整合、撤并原分属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管理的73个自然保护地;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按照“中央直管、央地共建、购买服务”的思路,创新建立“局省联席会、协调推进组、工作专班”三级联动工作体系。
未来,国家公园数量还将进一步增多,不仅要加大国家公园宣传力度,还应提升居民对国家公园的归属感,促进居民生产生活转型。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发展食用菌替代产业,武夷山国家公园开展生态茶园改造等,让原住居民吃上生态饭,有利于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也为后续建设更多的国家公园积累了有益经验。
应该看到,国家公园虽然在多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尚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路桥、农田对野生动物扩散形成阻碍,生态移民的安置补偿与发展等,都是很长一段时间内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今后的建设中,国家公园的各级管理部门还应努力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要有全面的顶层设计,也要注意基层的实践探索;既要继续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全民公益性的理念,还要不断完善政策支撑,推动国家公园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推进;既要借鉴国际经验、加强交流合作,也要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国家公园之路。(马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