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新郑三中一位老师,疑因网课遭入侵后离世事件引发广泛关注。11月2日,新郑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发布关于新郑三中教师网课后意外离世的情况通报称,针对网传刘韩博老师遭遇网暴事件,公安机关已经立案侦查,调查结果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从目前各方呈现的公开信息来看,刘老师在生前确实遭遇了网课入侵事件。虽然说,她的意外去世与这次遭遇之间的关联,还需要公安机关的调查,但在网课普遍化的今天,这样的事件无疑给网络课堂秩序的维护,以及师生权益的保障提了个醒。
事实上,刘老师遭遇的网课入侵现象,很难说是个例。如至少在几个月前,就有媒体报道,沈阳、西安、广州、重庆等多所高校都传出有学生遭遇网课被“莫名入侵”。“组织者以破坏正常的网课秩序为目的、为乐”,一般表现为辱骂师生、放哀乐、播放淫秽视频等一系列干扰行为。这种现象类似于当年贴吧的爆吧,因此也被网友称为“网课爆破”。如果说,这些行为之前还被认为只是干扰了课堂秩序的话,那么,现在发生授课老师意外去世的情形,则表明它的危害性仍在被低估。
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恶意闯入网络课堂“捣乱”,实际都构成对正常网络空间秩序的破坏,影响的是教师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环境,甚至还可能给特定群体带来精神乃至身体上的伤害,这绝不是可以开玩笑或是仅以“恶作剧”就可以打发的事。它展示的其实是网课时代的一种现实风险——随着网课频次规模不断扩大,拿什么来保障网络课堂的宁静?
众所周知,在线下,对于课堂教学秩序的维护,从学校到教师都有一套成熟的方案。但是,网课场景下,课堂秩序的维护大大超出了教师过往的经验。因为它面对的是高度不确定性的“干扰”。这不仅是因为一些老师可能不太熟悉网课的操作,更是因为“网课爆破”的表现形式、危害程度等等,都变得更不可控,也更难预料。所以,从学校到网课平台,都应该重新认识网课秩序维护的复杂性,并据此采取针对性的防范和应对措施。这至少包括,要为老师提供更多的帮助,同时从技术上强化网络课堂的防干扰能力,提升网课入侵的门槛。
从现有的公开信息来看,“网课爆破”现象变得越来越常见,除了一些网络课堂在技术上的“不设防”之外,也可能与网课密码被泄露有关。这其中,就不排除是个别学生因为对网课的反感而产生“报复”心理,将课堂信息透露给了“黑客”。的确,长时间的网课之下,学生的心态值得注意,但任何原因都不应该成为破坏课堂秩序的理由。在这个问题上,任何人都不应该犯糊涂。因为它不仅是不道德的,更涉嫌违法。笔者注意到,当地公安机关的通报中,使用了“网暴”一词。这提醒我们,“网课爆破”本质上也是网络暴力的变种,在这方面,其实并不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制。如果背后还存在相应的灰色利益链,就更应该严惩不贷。
网课现象越普遍,越要重视对“网课爆破”现象的预防和惩治。它是维护课堂秩序的必须,也是保障网课时代师生合法权益,维护师道尊严的基本要求。(朱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