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村BA”火了之后,各类商业投资、专业指导络绎不绝,有村民担心比赛会因此“变味”。如何把乡亲们爱看的“村BA”办得更好,对基层发展眼光和治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村BA”首先是过节,其真实身份是苗乡村寨“吃新节”的一部分。每逢六月初六,村民们齐聚于此,以各种形式庆祝丰收,增进彼此间的情谊。篮球赛作为活动的一种,热闹的比赛氛围和节日精神不谋而合,较低的观看门槛利于男女老少共同参与。
几十年的篮球传统,百余年的地方民俗,构成了这场球赛的文化基底。“村BA”之所以能火出圈,离不开其扎根土壤、开放包容的特点。
正因如此,村民共同制定《台盘“村BA”修缮工作公告》。面对社会投资的热情和场地扩容的现实需求,乡亲们在村委会的带领下集思广益,这样的清醒难能可贵。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和维持球赛特色本身并不冲突,引入资本助力也不代表“变味”,问题的关键在于,决策要充分照顾到多数村民的意愿,在坚守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办赛水平和地区发展的双赢。
说到底,“村BA”只是一个名称,是对乡土节日的延伸,对乡村特质的展现。对其宣传报道也好,注资“扩列”也罢,不能重名头而丢了根本,更不能囿于商业利益,隔断了村民之间的精神纽带。
“村BA”只能姓“村”,保持球赛“不变味”,是发展的前提,也是应该坚守的底线。(张宇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