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家庭普遍面临着一个共同问题:上要照顾老人,下要照顾小孩,同时还要工作以维持收入。有媒体报道称,上有老、下有小,夹在中间的,即为“夹心一代”。在中国,越来越多独生子女成为“夹心一代”,养老与养小、工作与家庭多头难题亟待破解。媒体报道还援引了南京大学特聘教授风笑天估算数据,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社会将有超过1.7亿的独生子女人口及其家庭存在。
每个时代都有“夹在中间”面临上下双重照顾压力的照顾者群体。从当前时代现状看,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也即人们所说的独生子女一代,在身份转化为照顾者群体后所面临的双重照顾压力,或为历史之最。一个最直观的呈现是,两个单独家庭联姻后,作为独生子女的夫妻双方将要共同赡养4名老人和最少1名子女。超过1.7亿独生子女的人口数据,意味着多数中国家庭都将面临养老育小及自身发展所带来的共同挑战。
1.7亿独生子女照顾者群体,犹如沙漏最细的管道部分,最脆弱又最承重,他们不得不连接起代表着祖辈和晚辈的两个“玻璃球”。沙漏中的沙子就如照顾者的付出,一端的玻璃球涌入了沙子必然意味着另一端玻璃球中的沙子开始减少,而那些代表付出和照顾的沙子只会留在两端的玻璃球,极少能够停留在连接的管道之中。人们每每谈及这一话题,都会优先考虑两个解决思路,即如何做好社会养老和社会育小,以缓解相关家庭照顾者的生存压力。但想要有效缓解独生子女照顾者群体的压力,除了解决养老和育小问题远远不够,还应该推动政策去直接关照并扶持照顾者群体自身,而这是相对而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照顾者则是家庭的核心与支柱,因此照顾者同样需要被照顾。当照顾者被忽视,可能导致上下照顾的能力丧失,如同沙漏连接管道断裂,所有代表付出和照顾的沙子将外泄。举两例说明:一是照顾者无法平衡家庭与事业,选择将重心放置于照顾家庭,导致事业带来的收入逐步减少,当家庭储蓄耗尽,又无更多工作收入,不可避免导致无法继续双重照顾,也即“照顾致贫”;二是照顾者为了照顾家庭,选择了放弃工作,从而导致与社会脱节,甚至很难再度回归到社会工作中去,久而久之可能产生极端后果。
现实是,照顾者所面对的照顾需求,并不能通过自身意志来选择,很多照顾者不得不面对放弃事业、生活乃至收入。如一些祖辈患疾病需要全天候陪同照料,当无合适养老机构和市场服务时,就只能由照顾者一力承担。此时,就应该由社会来承担起对照顾者的直接照顾,通过政策倾斜和社会福利,缓解照顾者的压力。这与解决社会养老和社会育小问题所能产生的效果大不相同。
目前,中国所施行的多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以及育婴假等,就是对照顾者的国家照顾政策。只不过,这还远远不够。照顾者群体的整体价值有多惊人,媒体报道援引的一项2019年数据或可参照:“若将全球妇女所做的无偿照顾工作交由一家公司完成,其营业额将高达10万亿美元——约等于43家苹果公司的总和”。显然,对照顾者的照顾必须要拿出真金白银。
在英国,每周照顾失智失能者超过35小时,即可获得每周69.7英镑的补贴,其他国家也有相应补贴政策。这表明了一些国家认可照顾者的照顾不是个体纯粹的义务。养老与育小,不仅是家庭的责任,同样也是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所囊括的范围。同理,对照顾者的照顾,也是国家公共责任的范畴。只有重视起对照顾者的关照,加之同步推进社会养老与社会育小的各方面问题逐步解决,独生子女“夹心一代”的困境才有希望逐步化解,并衍生解决当前与之关联的社会发展历程中所必然存在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