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托举起更多背篓网球少年

2022-09-19 10:27:58    光明日报

这两天,一张背篓网球少年的照片在社交网络热传。照片中的少年皮肤黝黑,笑容憨厚,他身后带有民族特色的背篓里,放着的不是农副产品,而是一副网球拍。背篓与网球拍,这两样似乎分属于两个不同世界的符号就这样“混搭”在一起。而这种“冲突”场景,从来都不缺少关注。

他是谁?背篓与网球拍何以能走到一起?随着信息拼图接近完成,人们发现,这是一个励志故事,又一个关于命运改变、梦想成真的故事。网球少年王发原本是云南临沧市沧源县的一名普通佤族男孩,后被网球教练选中,从而走上网球少年的养成道路。虽然此次照片最“出圈”,但他在赛场已是老将,之前已赢下多座奖杯,这次青少年网球巡回赛广州站,又拿下U14组男单冠军。

因为网球,角落里的少年走出大山,一个新的世界展开在他的面前。因为网球,他的人生轨迹被彻底改变,大概率不会再重复高中毕业就跑出去打工这样的同辈命运。不仅他的,包括他的家庭,他的同辈以及后来者,或许都会因他那及时转向的人生故事而受到触动或启发,从而产生或大或小、或显性或隐性的改变。而这一切,或许都是网球少年始料未及的。

背篓与网球拍,前者代表了他的来处,后者则预示了他的未来。对于命运转折的故事,人们从来都不难共情,那些看似偶然的机缘,让人们相信人生依旧充满无限可能性。除此之外,两个符号的同框,似乎又隐藏着这样的意蕴:认清去处,但仍不忘来处。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码,但这种不被切断的乡土联系和文化根脉,带给城镇化浪潮中的人们持久的慰藉和感动。

每天挥拍7000次,晚上坚持学习文化课,鞋穿烂了才想着去换,网球起毛了还在继续打……媒体在报道中,从不吝啬对网球少年勤勉、刻苦、拼搏、专注的赞美。能最终站在领奖台上,当然是他个人奋力拼搏的结果,但似乎又不全是。

如果没有懂体育、爱体育的老师激发并发现他们的独特天赋,如果没有当地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进行了“体教结合”的布局以及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制度设计,如果没有更多社会主体参与搭建人才交流的通道,那么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不会实现如此逆风飞翔;抑或者,会惊现一个“王发”,但绝对不会涌现这么多“王发们”。

可以说,如果没有制度之网在人们所看不见的地方,打捞并托举起一个个“网球少年”“棒球少年”,那么就没有之后所有的一切改变与闪耀。而这个制度之网,还应该更绵密;乡村孩子们的这块人生垫脚石,还应该面积更大、更坚固。

王发和他的不少小伙伴,走出大山去到昆明打网球,而在四川凉山州,不少彝族少年被选拔后带到北京打棒球,还有孩子被送去山西晋城的体校练习摔跤等项目。他们先是走出大山来到大城市,然后一次次登上领奖台,继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命运的天花板,就这样被一点点顶高。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棒球、网球、拳击等这些体育竞技舞台上,这群来自大山的孩子将展现出越来越强的控制力。不夸张地说,这种“控制力”,也将带给孩子人生、山区未来以及体育事业更多可能性。

你瞧,这就是体育的魅力,奋斗的意义。背篓网球少年,让我们重新理解体育,重新思考教育。(莫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