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弹窗广告,岂能想弹就弹?

2022-09-16 09:04:50    人民网

备受争议的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有望步入正轨。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2年9月30日起施行。对弹窗信息推送服务进行规范管理、划定合规边界,此举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受到网友的强烈支持。

作为信息推送服务的一种方式,互联网弹窗为用户浏览查看信息提供了极大便利。然而,点开网页,扑面而来的弹窗广告让人猝不及防;打开软件,轮番轰炸的弹窗信息令人防不胜防……不少企业和平台为了攫取流量、谋求利益,将弹窗推送技术简单化、广告化、低俗化,制造了不少网络世界的“牛皮癣”。为此,《规定》紧盯弹窗新闻信息推送、弹窗信息内容导向、弹窗广告等重点环节,着力解决利用弹窗违规推送新闻信息、弹窗广告标识不明显、广告无法一键关闭、恶意炒作娱乐八卦、推送频次过多过滥、推送信息内容比例不合理、诱导用户点击实施流量造假等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弹窗广告,岂能想弹就弹?《规定》的出台,可谓给泛滥的弹窗广告戴上了“紧箍咒”。强调“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提出“科学设定新闻信息和垂直领域内容占比,体现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价值观”,明确“告知用户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的具体形式、内容频次、取消渠道等,充分考虑用户体验”,要求“显著标明‘广告’和关闭标志,确保弹窗广告一键关闭”……从推送主体到用户体验,从推送内容到呈现形式,每一条都剑指弹窗信息推送种种乱象,旨在堵上任何可能的短板和漏洞。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不过,立规矩更要守规矩。在这方面,《规定》既要求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提供者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也鼓励互联网行业组织建立健全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行业准则,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更明确要求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有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依法依规进行监督管理。只有理清各方责任归属,细化监督管理措施,增强整治检查力度,形成协同治理长效机制,方能确保《规定》落到实处、落地见效。

培厚优质内容的土壤,修剪杂乱无序的枝丫,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才能杜绝弹窗广告野蛮生长,让弹窗成为宝贵信息的入口,而不是坑蒙拐骗的陷阱,还网民清朗的网络空间、健康的网络生态。( 向学笙)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推动中哈共同发展繁荣注入新的强劲动力(和音)
下一篇:让青年教师在坚守中实现自我价值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