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因网而腐”不可不防

2022-09-06 11:02:15    人民网

近日,某地一干部沉迷当“榜一大哥”,豪掷数百万元打赏主播引发热议。“我在直播间一掷千金,网络世界虚幻的阿谀奉承,让我沉醉,欲罢不能。”在接受审查调查时,这名干部言辞之中充满了悔恨。

这原本是一个励志的典型:从基层岗位做起,这个干部兢兢业业走上了领导岗位。这又是一个另类的典型:网络直播间里,“榜一大哥”的身份令他忘乎所以,他在挥金如土中一步步堕入深渊。虚无缥缈的幻觉,不过是绑缚在身上的枷锁;疯狂张扬的打赏,最终成为打在身上的板子。这个贪腐干部的堕落轨迹耐人寻味且发人深省。

与其他贪腐干部不同,此人疯狂敛财并非贪图物质享受,而是用金钱堆砌“榜一大哥”的头衔,沉湎于虚幻的感官刺激中无法自拔。白天是党员干部,晚上扮“榜一大哥”,此人因身份割裂被网友送上热搜,同时也给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网络时代,如何预防党员干部“因网而腐”?

随着网络直播行业的快速发展,直播间已成为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新舞台:通过网络直播,不仅可以为本地特色产品“带货”,而且可以为扩大地区影响力“代言”。干部触网是大势所趋,以什么样的姿态、触什么样的网,则大有学问。“榜一大哥”的垮台发出警示:如果个人迷失了信仰,制度放松了监管,网络直播间也可能成为新的贪腐高发地。

“吃大哥喝大哥,吃完大哥骂大哥”,这是某些网络直播间里的常态。今年央视“3·15晚会”曾对此进行揭批:某些网络主播将不明真相的粉丝骗得团团转,目的在于刺激他们不断刷礼物打赏,最终掏空他们口袋里的钱。直播间里,一掷千金的“榜一大哥”并不都是财大气粗,有人因打赏刷爆了信用卡、借遍了朋友圈,有人因此众叛亲离、债台高筑。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这位沉迷当“榜一大哥”的干部身上。为了巩固“榜一大哥”的位置,他透支个人信用卡、四处贷款。不同于寻常“榜一大哥”的是,此人手中掌握有权力,于是,他在资金压力之下伸出了不该伸的手。在尝到甜头之后,此人日渐在网络和现实中“放飞自我”,终至身陷囹圄。

现实生活中,“因网而腐”绝非个案。从各地纪委监委通报的案件来看,不少年轻干部贪腐案件,都因网而起,如沉迷网络主播打赏、网络赌球、开设网络赌场等。

当虚拟的网络成为真实的腐败高发地,有必要引起制度层面的重视和警惕。一方面应抓早抓小积极防控廉政风险,另一方面应将党性教育贯穿干部培养始终,以健全的管理帮助年轻干部“扣好第一粒扣子”。

“伴网而生”的一代人已经越来越多地走向领导岗位,网络不仅给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更直接的诱惑。在不断净化网络空间的同时,时刻保持自警自省、慎独慎微,是每一个年轻干部必须做好的功课。( 赵志疆)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尽最大努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日谈)
下一篇:推进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