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好政策托稳种粮农民的心

2022-09-02 11:16:16    人民网

近日,中央财政下达资金100亿元,再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统筹支持秋收秋种,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至此,2022年中央财政已分三批累计下达补贴资金400亿元。这是统筹考虑农资市场价格走势和农业生产形势作出的决策部署,释放出国家支持粮食生产积极信号,对于稳定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有重要意义。

我国人口众多,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保障粮食安全,亿万农民是主体。此次补贴对象依然为实际承担农资价格上涨成本的实际种粮者,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实际种粮的生产者手中,既支持小农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又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供重要支撑。事实证明,好政策就是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探索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让多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把有限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

好政策就是“定心丸”,托稳种粮农民的心。近年来,我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制度进一步健全,构建辅之以利、辅之以义的保障机制,要让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都有积极性。一方面,强化农民种粮收益保障。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调控制度进一步完善,适时调整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和完善玉米临时收储制度和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建立“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新机制,实施农业“三项补贴”改革,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价格支持稳预期、收入补贴保成本、保险扩面降风险,经营服务增收益,让农民种粮能获利、多得利。另一方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定配套考核办法,压实地方党委政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同时将年度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各省份,推动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义务共担、责任共扛。

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关键是让农民种粮有钱挣。这几年种粮成本增加、效益不高,不少地方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亏损。要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应该看到,当前粮食生产一大软肋是生产成本偏高,解决办法还是要创新经营方式,培育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健全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把一家一户办不了、办起来不划算的事交给社会化服务组织来办。要加强农民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培训,促进管理现代化,带动节本增效。

今年6月,一则好消息振奋人心: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发布2022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包括粮食生产支持、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种业创新发展……9个方面34项政策措施含金量高、指导性强,很受广大农民欢迎。发挥好政策引导作用,继续加大支农投入,强化项目统筹整合,推进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必将为端稳中国饭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常钦)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滥用商标权画上休止符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