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提升数字素养”别忘了老年人

2022-08-12 10:31:30    光明网

近日,“2022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在福建福州启动。提升月活动以“数字赋能,全民共享”为主题,组织举办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主题论坛等系列活动。不少网友表示,提升数字素养别忘了老年人。

若干年前,是“一张地图走天下”;现今时代,是“一张网络闯天下”。如果说数字基建是网络强国建设的硬件,那么,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就是它的软件。数字时代,人们学习生活须具备基本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数字来赋能、全民须共享,数字素养与技能好比开车上路前的“驾校培训”,是保障互联网生活有序规范、健康高效的前提性“功夫”。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是顺应数字时代要求、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提升数字素养,不仅是年轻人的任务,也是老年人的课题。事实上,2021年10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的《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提出,实施“优化完善数字资源获取渠道”和“开展数字助老助残行动”两项重点任务,着力提升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数字素养和技能。

为何要着重提升老年人的数字素养?因为他们面临的“数字鸿沟”最为明显。据统计,我国现有2.64亿的60岁以上老年人,其中,近1.4亿老年人仍在使用功能机或者使用智能手机但不会上网。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不少老年人因不会使用或没有智能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而“有脚难行路”。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数字技术飞速迭代、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如果不能尽快提升老年群体的数字素养,他们将很可能难以分享到数字时代的红利。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临门帮忙,不如赋能教育。帮助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安全有序地使用互联网,离不开三个层面的努力:一是顶层设计的“特别关怀”。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2021年,工信部开展“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制度设计仍需在“互联网适老化”议题上做足文章、做好文章。二是互联网企业主动作为。“长辈模式”按钮、“老人模式”界面……在功能上要帮助老年人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在内容上要帮助老年人甄别真伪、筛选信息,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此外,基层组织要在“最后一公里”持续发力,利用社区活动、街道宣传等硬件和技术,助推技术福祉尊老惠老。

数字时代,“没有人是一片孤岛”。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构筑全场景的老人友好型网络环境是使命与担当,亦是义务与责任。数字技术不能抛下弱势群体、技术关怀不该成为年轻专属,告别“数字失能”,老年人才能畅享晚景人生。(邓海建)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
下一篇:让短缺药品不短缺,应强化药企责任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