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普惠金融应精耕细作

2022-08-02 10:07:19    中国经济网

当前,普惠金融在助稳宏观经济大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银保监会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几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整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6月末普惠型小微贷款同比增长22.6%,推动综合融资成本继续下降。

近年来普惠金融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与人民群众的需要和新发展阶段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小微企业还面临融资难问题,增强金融普惠性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平衡。今年2月份,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切实解决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既是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也是推进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向深入的内在要求。需要从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高度,全盘考虑,统筹推进。当前普惠金融发展中凸显的一些问题,也是金融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要求进一步明确中小金融机构支农支小、立足普惠的发展定位。近年来,大型银行服务重心不断下沉,在推动普惠金融业务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无形中挤压了部分中小银行的经营业务和生存空间。加上一些中小银行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无法满足小微企业、“三农”等普惠用户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同时,融资成本逐年下降,银行的整体盈利空间缩窄,一旦原有业务难以为继,个别银行出现风险事件在所难免。

金融业是对风险管理要求很高的行业。风险始终存在,关键在于防范和化解。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要坚定不移持续推动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向深入。当前,应协调好大中小金融机构的关系,推动大型金融机构与中小机构在普惠业务服务对象上形成错位发展。一方面,通过差异化监管政策等手段引导中小金融机构继续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另一方面,对部分大型金融机构的普惠金融业务实施窗口指导,引导其合理竞争。

此外,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还要着力破解新市民金融服务难题。新市民是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广大群体,其中包含了大量农村人口。新市民群体的创业形态、收入状况、融资需求等与传统金融服务的适配性较差,存在金融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目前,新市民金融服务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需要逐步培育新市民的个人信用,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科技手段,来解决新市民服务初期信息不对称问题。

不能让数据信息制约普惠金融发展。近年来,各地陆续建立了一些信用信息的金融服务平台,但由于信息采集标准和口径存在差异,数据更新迭代频率不高,导致数据可用性较低。多数商业银行在采集信息数据中也存在成本高、信息失真等问题,无法对普惠业务形成有效助力。提升数据信息整合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构建全国统一的数据归集、共享和应用平台。

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是我国金融业的重要转型方向,要精耕细作,确保在可持续、加强普惠性上下功夫。既要持续完善普惠金融相关体制机制建设,深入推进业务转型发展;还要依托多种金融科技手段创新业务模式,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提升服务质效,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路径。(陆 敏)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1元《醒·狮》出圈,求变方能破局
下一篇: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