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未如此接近时间的上游。”近日,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惊艳首秀,传回了人类迄今为止最遥远、最清晰的宇宙红外图像照片,其中有一部分是130多亿年前“宇宙大爆炸”不久后的光。来自浩瀚星河的壮美与神奇,吸引很多人从繁忙中抬起头来,心中涌现出一股超然的感动。
构成我们身体的每一种元素,都是万千星体生死循环后的杰作,每一个人都是“星星的孩子”。特殊的联结,让“仰望星空”成为人类特殊的浪漫,而这份温饱之外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更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人类文明澎湃向前的动力之源。从猜想到证明,从计算到探测,人类的想象力一次次超越现实的羁绊,就如韦布望远镜所传回的星辉,闪烁着赞颂勇气、热爱智慧的永恒之美。
“仰望星空”看似心灵鸡汤,却承载着立足人类整体性的思考。当功利心态、实用思维、工具理性牵引着社会狂奔,日夜奔忙、无暇驻足成为很多人生活的常态,新冠疫情的阴霾,似乎进一步将这个世界困于方寸之间。然而,我们不能忘记,除了辗转于眼前“蜗牛角上”的纷扰世事,人类依然在追寻远方的天高地阔、星辰大海。我们不能忘记,在代代先人打下的文明之基上,人类曾在“旅行者”号中放入黄金光盘,骄傲地向宇宙介绍自己的存在;也曾打造出“新视野”号划过冥王星,宣示自己的未来不会止步于太阳系……作为地球的代言人,人类永远不该丢掉“念天地之悠悠”的胸怀与超然。
有科幻作家曾言,“我们要么拥抱宇宙,要么一无所有。”尽管宇宙的尽头似已浮现,但我们仍未找到第二个家园。在这颗蔚蓝星球上,人类是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放眼当今世界,战火、贫困、灾害、疾病,各式各样的天灾人祸、纷争冲突不断消耗着人类的精力和财富。当此之时,人类的“视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或许正是一个隐喻:那些眼下看来了不得的大事,其实不过是过眼云烟,人类更应该破除偏见,去拥抱更辽阔的时空。
我们由星辰所铸,如今眺望群星。除了韦布望远镜,人类还拥有“事件视界望远镜”“中国天眼”“郭守敬”光学望远镜以及即将推出的“巡天”空间望远镜。相信科学的伟力将不断拓展人类的眼界,期盼文明的高度也能随之不断提升。(鲍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