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以公共服务护航“零工经济”

2022-07-13 10:41:25    光明网

据报道,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等5部门印发《关于加强零工市场建设 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加强零工市场建设、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系列重点工作。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在越来越灵活的劳动力市场,不少人利用自身特长从事临时性工作,“零工经济”因此日渐升温。在疫情反复的背景下,就业成为一大民生问题,加强零工市场建设,不失为稳就业、保民生的有效之举。

现实生活中,零工市场主要有两类参与人群:一类是掌握新资讯与新科技的年轻人,他们普遍拥有更高的学历,不仅崇尚自由择业,而且乐于接受新事物、迎接新挑战;另一类则是传统的基础行业和基础岗位从业者,他们不仅普遍年龄偏大,而且往往不适应互联网生态,因此只能在线下的零工市场“碰运气”。

因为零工具有门槛低、时间灵活、工资计件或计日等特点,对于一些生活或就业存在困难的群体,是一个获得收入的来源。比如疫情期间,一些被突发疫情隔离在异地的务工者就可能面临就业难、没收入的困境,如果能充分发挥零工的优势,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他们度过一时难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完善零工市场建设,促进供需匹配对接?

现实生活中,零工求职难,不仅在于岗位稀缺,更在于供求双方无法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实现直接对话。多数打零工者技能相对单一,作为一个松散的群体,他们的工作意向与薪资诉求千差万别。与此同时,招聘零工者的大多是小型用人单位甚至临时性机构,用工需求与薪资待遇同样不一而足。茫茫人海中,招工者与求职者实际上都是在“碰运气”。城市里,临时用工需求与求职需求长期存在,只有最大限度保障双方的权益,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

关于这些问题,《意见》进行了统筹部署。“强化零工市场信息服务,建立零工求职招聘信息服务制度”,意味着供需对接更加精准有效;“强化就业创业培训服务,健全培训项目和培训政策推介服务”,意味着在打零工的过程中,劳动者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一技之长,而且能有针对性地提升劳动技能;“完善零工市场秩序维护,公开零工市场服务制度、服务热线和投诉举报方式,依法监管职业中介机构,严厉打击黑中介、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意味着零工的合法权益更容易得到保障。

更加畅通的信息发布,更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更有力的劳动权益保护,《意见》有针对性地解决了零工市场的三大“痛点”,由此也预示着零工市场已经被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同时仍需进一步细化,在用工安全、薪酬发放等方面,希望能看到更加明确的管理细则,以有力的监督落实,给零工人员以最大的保障。

“零工经济”方兴未艾,灵活的就业形态不仅丰富了劳动力供给,而且创造了大量机动灵活的就业机会,为稳就业提供了坚实的载体。建设零工市场的步伐不妨再快一点,门槛不妨再低一点,保障不妨再多一些。(赵志疆)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夏粮丰收彰显“中国饭碗”成色
下一篇:退休不退岗 赓续育人心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中国疾控专家: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性没有明显变化

中国疾控专家: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性没有明显变化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