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央视快评】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2022-06-06 09:51:00    央视网

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全党全国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高度肯定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深刻总结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启示,为继续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举办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举办活动和开展其他形式宣传活动,展现生态发展成效、推广有益经验,有助于推动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自2017年开始,我国连续举办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此次专门发来贺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系统谋划生态环境领域重大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美丽中国建设蹄疾步稳,成效显著。蓝天白云越来越多、黑臭水体明显减少、耕地保护成效显著……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的变化是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绿水青山带给老百姓的感受是真实的、具体的、幸福的。

 

 

建设美丽中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还面临不少挑战。从国内看,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升级任务艰巨,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还有差距;从国际看,应对气候变化等国际合作充满变数,仍需多方协调、相互协作。对此,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才能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实现更高质量、更长久的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美丽中国的应有之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辩证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在实践中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全面绿色转型总抓手,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不懈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美丽中国,人人共享,你我共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已进入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争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身体力行、真抓实干,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祖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央视评论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扎紧防治腐败的制度笼子
下一篇:“政绩工程”没有政绩,“形象工程”毁了形象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